张长兴 发表于 2018-8-24 12:03:15

郑玉蓉老师的温馨




   群众的称赞,是最高的赞赏,此言不爽。  
    然而,对于从小喜欢读书,崇拜老师的我而言,老师的称赞同样是最高的奖赏。   
    记得1960年代初在华师就读时,教我《语言学概论》的是郑玉蓉老师。听人说,他是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研究生(或是在那里进修吧)。在那岁月,中国没几间大学、科研单位招研究生,且又是堂堂的中国科学院,这对刚上大学没见多少“世面”的“乡下佬”来说,岂不神而往之?   
    她的课教得好,那字正腔圆的标准的普通话让人佩服。她为人亲切,但在学生面前却不失严格。他的这个“度”的确掌握得好。而我,在 > 任教许多年之后,在学生面前还不易把握这个“度”呢!因此,离开了她漫长岁月之后,我仍然忘不了她的美好形象。  
    正因为如此,在屡经坎坷仍不失青春冲动、乐于“表现”的我,特别渴望与我心中的“偶像”——郑玉蓉老师沟通,希望我的“表现”如 在当年做学生时那样,得到老师的认可。
    可惜啊,奔奔波波、劳劳碌碌的我,多年来没这样的“契机”……   
    如今,早也盼,盼也盼,“契机”到底盼来了,那便是我五十万言的心血之作《往事如烟》的问世;而且,十分重要的一章《华师苦航》 > ,我认为尤含深沉、辛辣、刺激!  
    我的“偶像”能认可她的学生的精神产品吗?何况,她上我一辈,正统观念谅比我强,再加上她是女同志,我的记叙、表述、评判、她会 > 首肯吗?  
    《往事如烟》寄出后,我是在忐忑不安中期待!
  啊,结果出来了,这,便是她的回信——
   "看到你的大作问世,尤感欣慰。我祝贺你,我为你高兴。回想三十多年前,你风华正茂,满怀抱负进入师大中文系读书,勤奋好学,刻苦攻读,勤学苦练,练就了一套中文专业的基本功。毕业后服从国家需要,在教育战线默默耕耘,但仍笔耕不止,这是难能可贵的。我重点阅读了你 的大作的一些篇章,看来,你虽是记载描述了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但也很自然地在某些侧面反映出你所处的社会历史时代。这是很意义的,我想这也许正是大作的价值所在。通过一滴海水可以看大海,从你的经历可以看到与你同龄的中国大陆乡村知识分子所处的社会历史时代 ,以及他们是怎样在艰难困苦中求进取,矢志不渝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这对人们的教育是大有裨益的。尤其面对当前社会的大变革,人们都 > 感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因为发展经济要有序的进行,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都要适应有序的要求,就需要精神文明达到一定的高度。愿像 > 大作主旨之一所云:献给廿一世纪的科学、民主、法治的中国早日实现。最后,我的老伴儿——一个人民解放军海军战士也向你祝贺,他读了 你的大作的一些篇章也赞口不绝,他说,像你这样记述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足迹很有意思。" 
 捧读几十年前的老师的惠函,我仿佛登上 > 仙山琼阁,在饮着玉液琼浆,顿间化解了人间的烦恼……
  前几年,为准备任教的兴宁市宁中中学校庆,我主编出版了学生作品集《新苗》。为得老师肯定,我寄了本给敬爱的郑老师。
  我又很快收到她的回信——
   " 今收到你寄来《新苗》一书,十分欢喜,谢谢。由此使我看到你这些年立足教坛,辛勤耕耘,培养出一批批新苗。经阅读书中一些篇章, 从一个侧面看到了当代青少年对社会、人生的洞察力,以及他们的文采。深感他们确是人才。当今也还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我们的民族大有希 望啊!"   
   读罢来信,我沉默良久,心潮却又久久不能平静!我盼望时光就此凝止,让我永享这幸福的时刻……   
                                                      ( 2005年于宁中中学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郑玉蓉老师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