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华师大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3611|回复: 0

志气与操守——菲尔茨奖获得者丘成桐的为学经验(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5 09: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卡尔树人 于 2011-6-5 09:33 编辑

                                                       志气与操守      
      今日想跟各位同学谈谈我三十多年来做学问和培养学生的经验。  
    我大学毕业以后,到柏克莱跟随当代几何大师陈省身先生,也师从近代徧微分方程的奠基者Morrey教授,体验最深刻的是他们做学问的态度。  
    以后我任教过的学校有普林斯顿的高等研究所、纽约石溪分校、斯坦福大学、加州圣地牙哥分校和哈佛大学,三十多年来踪迹满天下,几乎与数学界所有的大师和理论物理学界一部份大师都有过从。我希望将这些经验供给年青的学者参考。  
   我教导和已毕业的博士生已经超过五十名,他们很多已成为有成就的学者,最可惜的却是有刚毕业时很用功,以后却因为名利所误,而终究不能成材的学生。这些经验与我国近十年来浮夸的学风有密切的关系,希望今天的演讲能改正这种看法。  
    无论是个人、学校或研究所,必需要有一个崇高的心愿。我们固然需要一技之长,既要养活自己和家庭,也需要替社会服务,然而作为一个有智慧的现代人,作为一个有远见的学术领导者,我们不能不考虑整个大环境的基本问题。在考虑基本问题时,我们或许会寻求大自然的奥秘,或许会寻求工程学的基本原理,或许会寻求社会经济学的共同规律。而数学家和文学家更可以寻求或制造他们心目中的美境。司马迁说的“究天人之际”正可以来描述一个读书人应有的志向。  
     一个人的成长就像鱼在水中游泳,鸟在空中飞翔,树在林中长大一样,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历史上未曾出现过一个大科学家在没有文化的背景里,能够创造伟大发明的例子。一个成功的学者需要吸收历史上累积下来的成果,并且与当代的学者切磋产生共鸣。 人生苦短,无论一个人多聪明,多有天份,也不可能漠视几千年来伟大学者共同努力得来的成果,这是人类了解大自然,了解人生,了解人际关系累积下来的经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成就的。这些经验透过不同的途径在当代学者的行为和著作中表现出来,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在接受先人的文化,在接受同侪的交流时会有不同的反应。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有胸襟的学者比较容易汲取多元化的知识,在思想自由的环境里,这种知识很快就会萌芽,成为创新的工具和能力。  
    古代希腊汲取了埃及、巴比伦的文明,学者又能尽量发展个人的意志思维,因此孕育了影响西方文明二千多年的哲学和科学,他们在一、两百年间集中了一群学者,谈天论地,求真求美,当时积聚的知识有系统的整理出来,他们的精神和他们所用的方法影响到以后文艺复兴的科学发展,直至今日。在同一个时期,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由于战乱,向西、向南、向东拓地的结果,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与各地的地方文化融合,学者受到各种文化的冲击,拓展出中华民族原创作能力的高峰。  
   近二百年来中华民族受到外国的冲击可说是前古所未有的。而这廿年来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终于使我们民族能够安定下来,我们年青人对祖国开始有信心,也开始想一些重要的民生以外的问题,希望在这个时候,中华民族和西方文化,能够得到自然的融合,而并发出一个求善、求真、求美的新文化  。司马迁自传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由于时代的发展,能够承先启后、融合东西的事业,恐非一人一时之力所能完成。然而诸位都知道,在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里,事情会来得顺利。回想当年量子力学研究刚开始时,不能不感叹一时多少豪杰。纵观今日科技的发展,只要找到好的方向,  在好的气氛栽培熏陶下,人人都可能成为豪杰。故大学问必需有高尚的情操,以下五点最为重要:  
       一、求不朽之业:  
       左传《叔孙豹论三不朽》: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曹丕《典论论文》: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史记《孔子世家传》 :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皆折中于夫子。  
    二、承先启后的使命感:  
   《文心雕龙》诸子篇  :身与时舛,志共道申。标心于万古之上,而送怀与千载之下。史记《太史公自传》  春秋之作: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 史记之作:……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西方伟大的巨著如Euclid(欧几里得)和Newton (牛顿)都是承先启后的作品。  
    三、有所见,有所思,而欲示诸众人,传诸后世。  
      孔子: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世而无闻焉。司马迁《报任安书》: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仆诚已着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脂批《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非寻常。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四、由于浓厚的好奇心驱使,希望凭观察、推理,来了解大自然的结构,寻找宇宙的真谛。
     伟大的科学家都有这种好奇心,爱因斯坦说他的好奇心比其它人更浓厚些,才做得更好一点。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是人类因为好奇而产生的。科技上的创新也跟好奇心有关,例如飞机的发明、太空的探险等。数学上很多领域的探索也是基于数学家浓厚的好奇心而引发。  
    五、科学家和文学家为了寻找一个美的结构,可能穷毕生的精力。
    近代的统一场论,某些晶体结构、数论或几何上种种雅致的命题,都引起热烈的研究,而追寻纯美则是这种研究的主要动力。黎曼几何的创始即为一例。学者并不见得一开始学习就想做大学问,往往由以下两点作为引子而进入做大学问的通路:  
    甲、为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例如电话的发明可以服务人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雷达和各种通讯方法的研究都因为军事的需要而大有进步。美国的Wiener(维纳)、Von Neumann(诺依曼)、英国的Turing(图灵)在当时的工作成为二十世纪应用科学的基础,就是很好的例子。  
   乙、很多学者以追寻荣誉为主要的原动力,诺贝尔奖金确实使很多年青科学家拼力去做科学研究。这种荣誉不见得单是个人的荣誉,也可以是民族的荣耀。当年李杨得奖,全国兴奋,影响了两代人。  
   大致上来说很少学者能够很单纯的只有一个学习的原动力,往往有很多原因和背景使他们成长。但是传世不朽之作,必定有包含第一到第五点的考量才能够完成,上述Turing和Wiener等大师在纯科学上有深入的研究才能在应用科学做出不朽的工作。 我们很容易看得出,以名利、权力为主要原动力的学习,当目的逹到后,很难再持续下去。不幸的是,大部份的中国学者都以此为目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爱在华师大 ( 曾经也有备案 )

GMT+8, 2024-11-23 18:31

广告与合作请【联系我们】

© 2007-2024 iecnu.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