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后门,前门——回本部小记。(有删节)
“如果这世上真有所谓天堂的话/那就是师大丽娃河边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
自从在某篇文章中看到这几句话,便深深印在了脑中,忘不掉。是啊,一条丽娃河,衍生了多少童话,见证了多少故事,又收藏了多少回忆!是的,从看到这句话起,我便开始怀念丽娃河,怀念本部了。再到某天在BBS上看到一个学姐的文字,《前门到后门的距离》,所有大一的记忆都苏醒了,我知道,我必须回去一次,方可安心。也正是因此,前天刚扭了脚,今天还是跑过去了,虽然现在,脚疼得想吸鸦片。
江川3路,5号线,1号线,3号线。终于见到了校门。收起伞。这里有足够的树阴来遮阳,我只需享受由此带来的斑驳光影即可。
文史楼。公共课。在这里看张爱玲的小说,看三毛的散文,看安意如的诗词赏析,便是我全部的记忆。我是理科班的学生,这幢楼,似乎本就不该与我有什么瓜葛。大一,我还很少意识到,旁听这回事。文史楼前的草坪,依旧有情侣依偎,他们是幸福的,我能给的,是祝福。
剧院。我知道,有一个社团,叫做“扬之水”,他们曾在这里一次次地演出,可我,那一年里,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与之擦肩。我记得那年社团招新的时候,我还在她面前停留了很久,我是喜欢这个名字的。可当时刚好有人在远处与我打招呼,我就这样离开了。一直的错过,许,这便是无缘。
河东食堂。价格最贵菜味最差的食堂。似乎装修过了,没有进去的欲望。倒是看到门口零食店的阿姨,还在那里上班。早上买粽子,总是她帮我们剥粽壳。
篮球场。我知道这里挥洒着青春与热情,可是,哥哥们啊,以后能不能穿上衣服啊?打那么臭还半裸!难怪没人看!
七舍。我生活了一年的家。八舍。姐姐住的地方。对这两幢楼的印象,都是琐碎的。因为,它们是完全融入生活的,每一天。现在看来,七舍也蛮破的,可当时,这是本部最好的女生宿舍啊!一个班20多个人,只有两个是住在这里的。当时感慨了很久的“人品好”。但还是会常去八舍蹭。虽然,那里很挤;虽然,那里没有独立卫生间;虽然,那里设施都很破。可是,我总觉得,那里更有家的感觉,我,属于群居动物。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姐姐在,可以跟她一起吃着零食看着球赛,哈哈!
七舍楼下的打印店、奶茶店和碟片店。本来是想忽略掉的。我今天只不过是顺便去打印一些作业,然后,更顺便地走进了旁边的碟片店。欣喜若狂的事情,就这么发生了。。。找到了《魂断蓝桥》的片子!我找了5年了啊!有些东西,可遇而不可求吧!
情人大道。故意沿着丽娃的支流朝南走,好再次踏上这条路。大一的傍晚,一个人的时候,也会这样走着,漫无目的。看柳叶纷飞,听竹叶声声。我知道,师大的美,就在那里,静静地。阳光斜斜地打下来,被河水揉碎,洒满金光。我却忽然想起那年冬天,结了冰的河面上,一只麻雀,轻盈跳动的躯体。
红楼。我没有进去过。我知道,所有的《大夏之声》都收藏在那里。我曾以为我可以是《大夏之声》的一员,我曾以为我的关于文字的梦想可以在那里继续。可是,我终究是与“大夏”擦肩了。直到现在,翻开《大夏之声》,还会有隐隐的难过,却终究不愿再试一次。
丽娃河。特意绕道走在丽娃河畔。脑中一直徘徊着开头那行字。爱在华师大,正是着记录了浓浓爱意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啊!也想起了那个假设:如果把丽娃河的水抽干,会找到多少还没来得及投出去的情书啊?牵着一只坚实有力的右手,走在丽娃河畔,在夕阳的余辉里写下爱的誓言。这便是我对校园恋最美丽的期待。可是,爱情,跟我的《魂断蓝桥》一样,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呵呵。
后门。依旧是此起彼伏的“卡要伐”和“要卡伐”,我微笑着拒绝。我要的,只是后门熙熙攘攘的氛围。很多店没了,很多店新开了。这里的更新速度永远那么快,学校,总归是活力四射的地方啊!没有找到“忠于原味”,便找了家甜品店,吃双皮奶。想起我的打算写十年的小说《十年》,因为某个相似的场景。
枣阳路左拐,金沙江路。一路上的小店,每一家都不放过。曾经喜欢的,或者讨厌的,都已淡然。添了一些化妆品。因为发现这边大多女孩都带着妆容,觉得这才是大三女子该有的生活。闵行的生活,让我永远只是高中生。
再次穿过学校,口中哼着熟悉的歌谣,走去中山公园。因为天黑了,因为没什么人,因为我有些害怕。本想去华政逛的,脚已作疼,作罢。
回来的时候,唱着奶茶的《一辈子的孤单》,慢慢行走在回寝的路上,有点想哭。不过,回想今天在本部见证的所有美丽,心情便是好的了。至少,那一切,我曾经拥有!
[ 本帖最后由 独钓寒江雪 于 2007-9-17 01:0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