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挑灯看剑 于 2010-1-5 22:45 编辑
大城市的高压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想逃离,至少很多人都有逃离的冲动,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工作压力极大,竞争非常激励,而且在高房价的背景下,年轻大学生很难靠自己的力量能买得起房子,除非灰姑娘遇到王子,或者像蜗居里的郭家小女儿做高官的二奶。
大都市成了围城,城内很多白领们受不了快节奏高成本的压力,纷纷逃离大都市,而另外一些人却挖空心思想留着围城里,或者冲进这座高压的围城。
大学生毕业后总是满怀希望与憧憬,设想自己能在一线大城市发展一番,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特别是那些毕业于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总认为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大城市有一番闯荡的天地,还有那些来自偏僻乡村的农民孩子,决不辜负父辈们的期望,一定要在大城市扎根、开花和结果。美好的理想总是不会轻易实现,现实是那么残酷,美梦经常落空。
如过江之鲫的天才都涌往大城市,大城市哪有容纳这么多的天才的场所,何况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是困扰着实体经济企业的发展,年轻人也不可能都去屈指可数机关单位或者事业单位工作,现在考公务员被人戏称考饭碗,僧多粥少。而实体企业工作收入与工作稳定又是如此的动荡不安,让人总有一种漂泊异乡不安的感觉。
因工作需要我去年在江苏面试了一位销售经理,在交谈过程中,了解到小伙子是上海人,已在上海公司工作多年,后被派出扬州工作,然后他就喜欢上了扬州,现在已有了一位可爱的扬州美女做老婆,买了套三室一厅的房子,乐滋滋的在风光秀丽的瘦西湖畔定居下来。我问他打算还回上海吗?他的回答是否定。他认为,“如果我在上海工作,充其量在外围区域买套二室一厅,每天往返公司与家里,路上至少要花去三小时,大都市社会节奏是如此之快,人显得特别疲劳”。我说:“你在回避竞争”,他却不是这样认为“扬州民风纯朴,空气质量好,市容优美,物价便宜,房价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中小型城市,生活写意,论幸福指数住在扬州要比上海高。”
是啊,这是每个人对生活方式的理解不同而已,在扬州凭他的才能确实要生活的很舒坦、很安逸,也不要疲于奔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是一个上海年轻人离开大城市去小城市定居的例子。然而现在每年有多多少少的大学毕业生,他们第一理想就是希望去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大城市工作,但就是这些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像襁褓婴儿日涨夜大,高的离谱,他们殊不知今后如何来安家立业。不可否认,高房价已经逼出了很多人才,需要管理层采取更多措施,至少让公租房惠及这些栋梁之才。
在大城市现在没有房子就感觉自己始终在空中飘忽着,哪怕这个屋子是很小,只要属于是自己的一片天地,心中就感觉踏实,安稳。女孩子还算好,找不到的好的工作,收入不太高,买不起房子,只要嫁个好老公就是了,可男孩子没有房子行吗?所以没房子就结不了婚,没有房子经常是把爱情最后拆散。
现在上海年轻人里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哥们,没房子不要来骚扰我”!当今的女孩子也是很现实的,成家立业房子是基础,没房子免谈。为了房子多少年轻人最后不能走到一起,也不能怪小女子无情,只怪房价太高。现在社会大多数年轻人不会把“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诗篇作为座右铭,人在现实生活生存,没有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难以营造一个温馨家庭的。
美国人口统计学家肯尼思·M·约翰森博士的研究,他统计了许多美国人搬迁的数据,从2000年~2005年的五年间,大约有160万人口从美国大都市迁居到小城市工作生活。他们迁居的理由大多是因为小城市治安稳定、交通方便、房价低,并且能在清新的空气中休闲娱乐。另外,很多有了孩子的夫妇都认为在小城市生活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他们已经厌倦了时尚潮流和物质虚荣,美国人重新发现,家庭生活的乐趣才是最基本的生活价值。
在澳洲每年最多的移民人群不是来自亚洲国家,而是来自于他们同一语言的英国。英国移民来到澳洲文化背景相同,生活习性相仿,吸引英国人来澳洲的更重要原因是生活没有压力,澳洲物价相比英国便宜许多,尤其是房地产。把英国的房子卖掉,能轻轻松松得在澳洲购房置业,还有不少结余,以备将来养老,况且在澳洲居住工作,生活质量高,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非常适宜居住,不是每年在全球评比最适宜居住的城市,澳洲的墨尔本、珀斯、阿德莱德不是经常榜上有名吗?
在大城市能够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固然好,但光为了做城里人而勉为其难,还是可以考虑去二三线城市去发展,那里同样有很好的发展机会。现在已经有不少大城市的年轻人在考虑自己的归属,开始移居,到自己喜欢去的小城市,或者直接回到家乡附近的城市发展,远离大城市,远离喧闹与浮躁,寻找自己一片宁静与写意的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