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首道诗,咋就变成一情诗,还冠上仓央嘉措的名字……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 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 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 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据说此诗是仅次于《那一天》的最感人的仓央嘉措情歌。载于《读者》2008年20期,署名仓央嘉措(值得注意的是,发行量巨大的《读者》亦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误传的推手)。这首诗的原作者是扎西拉姆多多,讹传为仓央嘉措所做,并非出自作者本意。 
 
 (ManiPadma) 
 
以下是作者扎西拉姆多多的一些说明: 
 
班扎古鲁白玛其实是梵文,班扎,就是Vadjra,就是“金刚”的意思;古鲁,就是:Guru,就是“上师”;白玛,就是pema,就是莲花。这下子明白了吧:金刚上师莲花,就是莲花生大师。这一首《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的灵感,其实是来自于莲花生大师非常著名的一句话:“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们,将会永远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卫”,多多想要表达的是上师对弟子的爱,真的跟女子、跟风月没有什么关系啦。所以在诗的名字里,藏进去了莲师的名字。如果这首诗真的是仓央嘉措所作,那么它绝对不会叫做《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因为在西藏,莲师的名字的发音是“白玛仲尼”或者“古鲁仁波切”。扎西拉姆多多 回复 卓玛:2009-05-07 19:52:41[删除][回复]虽然多多还专门写博客说明过,但也无济于事:( 
 
  
 
有人来质疑,《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到底是不是六世DL喇嘛仓央嘉措的作品,为什么跟其他作品风格不太像。 
 
  
 
多多也很质疑啊,那首诗怎么就莫名其妙成了仓央嘉措的作品了呢,而且还搞得好像是多多冒了他老人家的名,冤死我了!于是多多狗狗跟百*了一下“班扎古鲁白玛”,不得了,原来被好多人转贴了,更不得了的是,很多地方地方都写着:《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还有很多地方将诗名都改了,叫《见与不见》),作者:仓央嘉措。竟然还有人自作聪明地解释到:“班扎古鲁白玛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主人公爱慕的女子的名字。”真是要活活晕死多多了!  
 
冤得有点莫名其妙 
 
有人来质疑,《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到底是不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作品,为什么跟其他作品风格不太像。 
   
 
多多也很质疑啊,那首诗怎么就莫名其妙成了仓央嘉措的作品了呢,而且还搞得好像是多多冒了他老人家的名,冤死我了!于是多多google跟百度了一下“班扎古鲁白玛”,不得了,原来被好多人转贴了,更不得了的是,很多地方地方都写着:《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还有很多地方将诗名都改了,叫《见与不见》),作者:仓央嘉措。竟然还有人自作聪明地解释到:“班扎古鲁白玛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主人公爱慕的女子的名字。”真是要活活晕死多多了!可要是大张旗鼓出个声明,又搞得好象多多要跟仓央嘉措挣版权似的,哎呀呀,只好在这里小声地声明一下: 
  
 
《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嗯,其实是小的我的原创,出自《疑似风月》系列。其实我也从来没有试图暗示这是六世达赖喇嘛的作品呀。班扎古鲁白玛其实是梵文,班扎,就是Vadjra,就是“金刚”的意思;古鲁,就是:Guru,就是“上师”;白玛,就是pema,就是莲花。这下子明白了吧:金刚上师莲花,就是莲花生大师(第一个将佛法传入西藏的人,被认为是第二佛陀)。这一首《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的灵感,其实是来自于莲花生大师非常著名的一句话:“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们,将会永远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卫”,多多想要表达的是上师对弟子的爱,真的跟女子、跟风月没有什么关系啦。所以在诗的名字里,藏进去了莲师的名字。如果这首诗真的是仓央嘉措所作,那么它绝对不会叫做《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因为在西藏,莲师的名字的发音是“白玛仲尼”或者“古鲁仁波切”。 
 
  
 
by the way,《仓央嘉措说》,也不是仓央嘉措说的,是多多臆测仓央嘉措可能会这么说吧,罪过罪过!   
 
  
 
多多的博客,除了佛经、上师开示,和特别说明的文句之外,从来没有引用过别人的作品,凡是没有说明的,都是原创。不过原创的只是文字,不是思想,思想没有原创的,从一出生就已经被这个世界影响了,一直影响着。 
        
顺便说一句,六世达赖喇嘛写的,不是情歌,而是道歌, 根本不是多多可以模仿的,那都是证悟之后的境界,世人误会仓央嘉措了! 
 
  
 
关于《疑似风月》 
 
                                                                 
 
语言和文字真的是不可执取的东西,尤其是对于你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当一句话说出来或者写下来,它就不是你的了,你必须允许它任由别人去解读,以及误读。所以我最想说的话,其实在我开口前的那一刹那已经说完,一说,就错,就像禅。 
 
  
 
言不由衷,语言又如何能够完整地表达初衷?《仁王护国经·观空品》说: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大智度论》说:六十念为一弹指。到底哪一个是初衷?当想法硬要付诸于文字,就应该让那个“初衷”消失,把“初衷”让给读到它的人吧,在他与文字相应的一刹那,他便为你的文字赋予了一个奇妙的“初衷”,他在为自己创作,用你的文字,创作全新的思想,多么美妙!一切的误读都是重新的创作,不要试图用辩驳去毁坏它,同时,享受你的孤独,每个人都注定孤独。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人们不敢相信又万分向往《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中的至上爱情,我只能说,它真的存在——莲花生大师亲口说:“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将会永远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卫。” 
 
  
 
嗡阿吽  班扎古鲁白玛悉地吽 
 
  
 
附:《疑似风月》 
 
  
 
[上] 
 
  
 
很多东西,无关风月,却疑似风月;而所谓的爱情本身,与之相比往往远没有那种力量和情深。 
 
  
 
<痴心无死> 
 
  
 
你已经被最热烈地爱恋过 
 
一次两次三四五次 
 
乃至万千无量如恒河沙数 
 
我仍然要将我的爱露注入 
 
在你的海中 
 
你或许不会因此而满溢 
 
但若非如此 
 
我将必定干枯 
 
你愿意接受我的倾注吗 
 
就像我自始而终的承受 
 
你的熟视无睹 
 
  
 
 <王与曼陀罗> 
 
  
 
突如其来的出现 
 
我的王 
 
你立在千年尘埃的中央 
 
那不知因谁而散漫四野的尘埃 
 
终于因你而落定 
 
宇宙止静 
 
我的抖瑟开始明显 
 
来自灵魂深处的振颤 
 
如同来自苍天深处的众神发问: 
 
你在恐惧什么? 
 
如同来自远方时光的众神追问: 
 
你还有什么可以抵抗? 
 
我的王 
 
只有你问我才作答 
 
然而你说 
 
 “你是我宿世种下的花, 
 
即将在尘埃里盛大绽放, 
 
开在我今生必经的路上。” 
 
  
 
<耶输陀罗> 
 
  
 
你的忧伤眼看就要 
 
越过眉头    淹没 
 
我的双肩 
 
我的哀愁却无法让你看见 
 
相信我是爱你的 
 
如果有从前 
 
如果有永远 
 
我的爱从最古老的从前固执到 
 
最浩缈的永远 
 
现在为了这旷世的爱恋 
 
我必须跃上马 
 
趁着月色离开 
 
从你的梦境离开 
 
请你 
 
也从你的梦境离开吧 
 
我的爱其实在这个梦之外 
 
在生死之外 
 
  
 
不哭了吧 
 
天亮时我将拈花 
 
你会微笑吗? 
 
  
 
  
 
[中] 
 
  
 
有一些爱,确定存在,我们却永远也学不会…… 
 
  
 
<玛吉阿米唱> 
 
  
 
如果没有横逸的衣袂 
 
与 
 
金色的脸庞 
 
还会认得你吗 
 
  
 
如果没有温柔的低语 
 
与 
 
透明的眼神 
 
思念会有多深 
 
  
 
如果不来拉我的手 
 
如果不频频的回头 
 
会不会跟你走 
 
我要如何爱你 
 
才能穿越浮华 
 
穿越时光 
 
不虚妄不癫狂 
 
  
 
<仓央嘉措说> 
 
  
 
我是全世界所有的男人 
 
你是全世界所有的女人 
 
我爱你 
 
理所当然 
 
  
 
我是你全部的真相 
 
你是我唯一的幻想 
 
你爱我 
 
理所当然 
 
  
 
我是你的四维、上下 
 
你是我的过、现未来 
 
我们相爱 
 
理所当然 
 
  
 
虚空可以作证 
 
我们的爱 
 
比死亡还要理所当然 
 
  
 
<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间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下] 
 
  
 
有一些爱需要去追寻,真正的爱只需要耐心的等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