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华师大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35218|回复: 2

《大夏之声》星空的仰望者——当代校园的理想国之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0 23: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夏之声 于 2011-6-16 10:21 编辑

《大夏之声》
星空的仰望者——当代校园的理想国之思

说明:此文原载《大夏之声》344期5版,后因故取消,现贴出供大家交流学习;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特将文中所有采访对象以化名隐去,并隐去记者编辑姓名,敬请谅解。另,本文系《大夏之声》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编者按:

当迷途于社会的喧嚣,忙碌于各种功名琐碎事时,让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有多久没有停下脚步听听自己的心声了?”那曾经在清晨幽幽鸟鸣声中吟诵的诗歌、在夕阳黄昏时品读的散文都已倚在书桌不起眼的一角,甚至也无暇揩去那层蒙上的灰。当把时间拱手相让于追逐分数、名誉的同时,我们必定也舍弃了滋养心灵的时间,然而,这并不是我们希望的。在理想与现实间,是否有一条道路能让我们从容地应对当下的各种“忙”,又能拾掇起那珍贵的思想碎片来抚慰心灵呢?

引言:

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行走在大学校园中,你是否注意过,我们的身边就有这么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或是“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对人文精神领域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或是志同道合者“同赏知者共赏”,自发相聚共享“思想盛宴”。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就让我们走近他们,分享他们的故事,共同仰望心中的那片璀璨星空。

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早晨六点半,河西食堂,电视机里正在直播《朝闻天下》,周围坐着一群保持着抬头注视姿势的忠实观众们。他们大多是理科生,对于平时课业较紧张又关心时事的他们来说,在清晨早餐时间看看新闻频道,不失为一个关注时事的好办法。坚持每天都来的几个人互相间都已经熟识,默契地形成了一个“时事讨论小团体”。

在校园里,如果我们仔细留意,都会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于各个专业学科,对人文精神领域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追求。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关注着国家大事。他们坚持读报看书的习惯,在“人人网”上分享自己喜欢的文史哲书籍,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畅所欲言。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是:“理想的现实主义者”。

中文系的王老师引用朱光潜的一句话来定义这一群人:“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所谓“出世”就是指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我们也不能够脱离社会,因此要做“出世的事业”。现在很多人在现实面前,忘却了自己的理想。在不能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只能不断地改变着自己,而“现实的理想主义”却是将理想与现实巧妙地结合了.就如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的评价:“睁着一只眼睛在做梦”。

喜欢阅读,这是校园中这群“仰望星空者”的共同标签。

心理学系的小陈有一个习惯——坐在公交车上看电子书,据她说这样读书的效果比在图书馆看还要好。“最近在公交车上看了三本书,有北岛的《时间的玫瑰》、卡尔维诺的《冬夜独行人》,另外还在看《金融的逻辑》。”每看完一本书,她会做些摘抄,还会写下自己的随感。“书中的思想可以开阔眼界。通过反思前人的思想,我们可以对人生有一个更宏观的认识,比如生命与死亡,从而达到明确当下的目的。”

小陈还加入了HS读书会——一个好友之间交流的小圈子。其中大多都是就读于理工科院系,同时又在文史哲方面“颇有造诣”的同学,据小陈的描述,这些“大牛”们走在路上都会讨论一些理性批判和康德之类的“高深”内容。而这些人里,就有小杨。

现在就读于中文系的小杨曾经是一个一心想成为数学家的理科生,后来他被法语系录取,却因最终放不下对文学的爱好与追求而转到了中文系。小杨的最爱是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当然,他对古罗马,古希腊文学也很有兴趣。此外,还很喜欢哲学。

另外,小杨非常喜欢听各种讲座,通常只要是人文方面的讲座他都会拉着朋友一起去。比如最近,他听了历史系教授《什么是贵族精神》的讲座。他说:“平时也会和一些理工科朋友讨论时政、文学等。我还参加了兰心哲学社,觉得很不错。”

但有时候,对一些理工科同学来说,“爱读书”会被赋予另外一种理解。

“她们觉得我很‘酸’,但是后来接触久了发现我也不是个书呆子,也就习惯了。只是有时候我一文艺、一有深度,她们还是会觉得很‘冷’。” 小陈的朋友对她的第一印象曾让她很是不解,“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面的啊。”

哲学系的蔡老师不赞成用文理科来界定一个人的爱好。他说,“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表现出真实的自我来。不应该理所当然地觉得是理科生讨论康德就很奇特。”历史系的唐老师补充道:“理工科不是培养没有灵魂、没有心肝、没有良知、没有艺术情怀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他很欣赏这些同学的讨论,无论是以什么形式。这些同学有这方面兴趣,并且有在公共场合讨论的勇气,都是值得鼓励的。读书的存在不仅仅是读书,更是代表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参加读书会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参加读书会的同学们都是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哲学上讲,就是主观能动性。”

读书会是大学体现人文精神的一个场所。蔡老师认为“大学生最重要的是做人,它远比掌握专业知识重要。现在大学生关注文史哲问题,事实上是对个人存在意义的追问,这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难以解答的。所以他们会向人文学科寻求答案。”

大学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群体生活,读书会就是实现同学间交流和分享的一个很好的机会。“读书会的形式不是一对一的,而是群体互动,是和同学一起进步和分享感悟,携手成长的快乐的过程。”

(转下帖)

【《大夏之声》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不得转载。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文中所有采访对象都以化名隐去,并隐去记者编辑姓名,敬请谅解。】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23: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夏之声》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不得转载。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文中所有采访对象都以化名隐去,并隐去记者编辑姓名,敬请谅解。】

(接上帖)

志同道合者的思想盛宴

还有这样的一些团体,他们不是学生会里、校园里活跃着的注册社团,他们没有强制性的组织纲领,没有活动经费预算,没有社长和骨干,有的只是几个志同道合同学们互相交流的平台。

GH读书会就是这样一个“读书人”一起思考的小交流圈。“我们并不是校园里的社团组织,而只是一个小圈子。每周抽个时间,几个人聚在一起讨论一下最近读过的书,关心的话题。大家都是因为有共同的兴趣聚到一起来的。”GH读书会的发起人武永生说。因此读书会更加像是一个松散的团体,一群好友谈天说地的小空间。

在某次读书会上,一位同学向大家分发了十几页打印并且装订好的资料,内容是即将展开讨论的话题资料。一位历史系的博士站到前面向大家展示和介绍最近看过的书籍,对着听众们讲述一段历史故事,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兴起时走上讲台拈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几笔字,然后又转身走下来,靠着第一排桌子继续“演讲”,颇有些百家讲坛的风范。教室里的听众们或是翻阅资料,或是翻看之前推荐的书籍,或是聚精会神地聆听,期间有同学默默推门走进来,也并没有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一个人来思考问题总是太无趣了,所以萌生了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聚在一起互相交流的想法。”小武这样告诉记者读书会创立的灵感。而如今的读书会已经有了自己的活动惯例:每周大家至少聚在一起一次,地点不确定。不管大家有多忙,每次的读书讨论会上,总有几个"思考者”来到这里,畅所欲言。

小王是今年参加了读书会的一位历史系研究生。他引用英国作家萧伯纳的话来比喻读书会活动:“两个人交换两个苹果,结果是两个人仍然每人只有一个苹果,但是拥有不同思想的两个人,交换了思想之后每个人就拥有了两种思想。”                                                                                       

中文系的CH学术沙龙也是一个在学生当中颇有些名气的“民间组织”,它向每一个有志青年敞开有力的臂膀,思想的碰撞、心灵的契合在在此交汇。

“其实最初'CH'是在中文系孙老师的建议下成立的,多少带有被动的意味,但是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组织者发现真的乐在其中,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我们队伍中了,支持着‘CH’的成长。”“CH”的创始人小姚说道。从被动到主动,“CH”从一个初生的婴儿渐渐到现在的蓬勃向上,本身也激发了同学们对学术的参与热情。

“这里呈现的不是课堂上的灌输,而是要实现老师和学生在精神上传递信息的平等。”第二个接手“CH”组织者小瑜说。她对“CH”的一次爱情诗歌交流会记忆犹新。“许多平时不大‘出山’的老师都自发前来了,并且都自带名贵的酒前来与同学们分享。大家读着自己写的或喜欢的情诗,回忆曾经的美好,那些人、那些事,或深或浅,都在那个有着别样情调的晚上聚拢在一起。”无需多言,在杯酒的碰撞和婉转的音韵中实现思想的碰撞,分享一代人、几代人的记忆、情感,是文学的力量召唤着大家共同的心声。“相信那个晚上一定会成为大家一生中都难以忘怀的记忆。”

“CH”从来都不是一个给学术见解有多高深的学生开设的沙龙,它属于每一个热爱思考、热爱文学的年轻人。让学生学会去反思,在老师的见解之外,还有自己的一片思想的天空。让学生看到自己年轻时的激情和理想是弥足珍贵的一笔财富,让自己随着“CH”这个大家庭成长,呈现青春的意义。

对于校园中活跃着的这些民间组织,唐老师这样评价道“我觉得这种非功利的共同体,在大学中思想的激荡、心灵的刺激、情感的交汇包括对人生对世界的探讨都很重要。”大学四年构成人生的精神底色,有些人到社会上很容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陷入迷茫困惑中,因为他根本没有形成自己的精神底色,没有主见,不清楚自己应该坚守什么。因此不能面对社会汹涌潮流。“我很希望有这种因共同爱好而聚集起来的团体出现,比如读书会。”唐老师说。

  “头顶的星空”与“脚下的土地”

校园中那些热爱着文史哲的同学们给自己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仰望星空者”,在他们的眼里文史哲犹如头顶的星空,美丽而充满奥秘。而有的人却认为“头顶的星空”距离我们过于遥远,难以企及。相比之下,踩好“脚下的土地”看似有更大可操作性因而更具吸引力。那么,“头顶的星空”与“脚下的土地”究竟是否存在着矛盾呢?

中文系王老师认为这两者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冲突。首先,虽然文史哲距离我们相对遥远,但是它也是美好的、理想的,它可以给我们积极的指导,有助于我们对于现实清醒的认识,进而促进我们行动,改变束缚我们的现实。同时,关注“脚下的土地”也很重要,它是我们认识现实的第一步,但是我们不能被“脚下的土地”束缚了自由。

针对这个问题,哲学系的蔡老师持类似的观点。“每个人都应该要有人文关怀,要对自我有充分的认识,要去丰富自我的可能性。一个知道康德的商人,和只知道经商的商人是不一样的。具有了人文关怀,人就会有长远的眼光,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境界。”

无论是仰望“头顶的星空”还是踩好“脚下的土地”,都是我们对于人生的不同选择。王老师认为,这些选择都与我们的“灵性需求”有关。世间的万物分为两种,即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其中,无生命的事物是没有目的性的,而有生命的物质是有目的性的。在有生命的物质当中,人类不同于植物,他们有着对于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要求,两者共同促进了人类的生存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是可以称作“灵性需求”,比如说对于电子游戏的喜好,那只是一种精神上的沉溺。而人类的“灵性需求”是作为人类成长必不可少的能量。不过现实情况是,并不是每个人的“灵性需求”都得到了激活。在王老师心目中,我们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有对于文史哲的爱好,只是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得到了将它发掘出来的契机。

王老师用“灵性需求”这个概念,向我们解释了这个问题。其实,我们的人生就是一道没有固定答案的选择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心目中的正确选项。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知道什么样的选择适合自己,才能更好地生活。正如张晓风说的:“人生是一件太美好的事,无论我们怎么过都是一种浪费。”所以,不管是仰望“头顶的星空”,还是走好“脚下的土地”,都可以成为一种完满。

【《大夏之声》版权所有,任何媒体不得转载。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文中所有采访对象都以化名隐去,并隐去记者编辑姓名,敬请谅解。】
发表于 2011-6-10 23: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内上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爱在华师大 ( 曾经也有备案 )

GMT+8, 2024-4-27 03:40

广告与合作请【联系我们】

© 2007-2024 iecnu.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