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华师大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2697|回复: 8

“二十四桥”文化?——闵行校区的文化地理学解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9 19: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意中找到的《大夏之声》的一篇旧文,感觉不错,和大家共享闵行校区的文化

“二十四桥”文化?——闵行校区的文化地理学解读
作者:大夏记者  日期:2007年1月4日  

   

编者按:闵行校区,东川路上,有桥二十四座,卧波行空,各秉姿态,纵横连合,广及千亩,于樱桃河畔,吸天地毓秀之气,得乡野自然之风,已通灵性。一日,丽娃女神正自规划未来,不料折翻文房四宝。筒砚下落,化而为馆,毫端墨泼,群楼拔起,凡有潺湲,生活百态、文艺戏剧蓬蓬勃勃,展出别样的妖娆。既领风气之先,丽娃女神欣然挥笔:二十四桥文化。丽娃文化姐妹篇,自此盛开……

导语

校友张闳曾经以无比深沉、留恋、哀怨的语调写过《丽娃河上的文化幽灵》一文,传播颇广。文中对中山北路校区构建出来的丽娃河文化进行了细入肌理的勾勒,让人拍手称绝,然终究因哀怨过重,给人一种杞人忧天的哭丧之感。事实上,丽娃河文化非但没有停歇,反而更加旺盛,牵出一段“二十四桥文化”来。  此 “二十四桥”非古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之“二十四桥”。彼扬州二十四桥旧迹已经无处可寻,空留一种暧昧的回味。今“二十四桥”指代的是我校闵行校区。据校领导介绍,在樱桃河上将虹架各式桥梁二十四座,让人平添了许多浪漫想象。或有人问,何不将闵行校区文化命名为“樱桃河文化”。樱桃河不只是我校河流,且有其自己的历史,将其作为我校的文化符号,有太多不妥。学校有水则活,水有桥则灵,桥多则浪漫。闵行校区河水环绕,二十四桥秀横,必将惹出众多的文化故事。

闵行校区的文化地理学有两个参照系,一是我校的中山北路校区,另一个是闵行校区的周围环境。

中山北路的校区的丽娃河文化来自丽娃河本身迷雾一样的浪漫历史和不断叠加的文学想象,还有校内一些古老的建筑沧桑和大师的留香风采,甚至也可以加上 “后门”的消费文化。相比较而言,“二十四桥”还缺少一些历史的厚重,但这也给了它一个重塑自我的时空。简约的文理楼群东西对称布局,一种文理糅合的文化磁线编织成气场笼罩在中间的树林、桥梁、河水上。没人怀疑这里以后会激发伟大的浪漫想象和深沉的理性沉思。处于学校中心地位的图书馆,凭借高大的身躯,将高密度的真理吐纳到四周,南至校门,北至本科生公寓,东至研究生公寓,甚至已经在向吴泾镇和闵行区辐射。行政中心的西南偏安以及图书馆广场成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术文化的绝妙隐喻。一种大气的校园文化有了可以触摸到的物质基础。

我们也不难发现“二十四桥”文化里隐藏着的丽娃河文化基因,精致里展现出的浪漫在樱桃河边和图书馆前的光柱以及土丘的草坪上闪烁不息。更让人觉得两者亲缘关系的是正在不断复制和深化的华东师大精神。

环顾闵行校区所处,交大为邻,紫竹为友。交大地盘很大,却未见大气,林立的高楼凌乱点缀其间。行走在里面,总有一些急于寻找出路的惶恐,没有浏览欣赏和想象的情绪。紫竹多的是企业,商业理性紧紧地和冷峻的办公楼、厂房粘贴在一起,少了一些活气和高雅的人文氛围,给人的感觉只是名利的浮躁。周围的农田展现着自己的朴素的本质,并悄悄地渗透在了“二十四桥”文化中。吴泾镇也给了闵行校区一种安静的环境。这都和我校的校训中的“求实创造”流淌在了一起。

当然,要想真正的了解“二十四”桥文化还得深入到闵行校区的细节。

秋日当头,偶有清风掠过。阳光打在樱桃河上,晶亮晶亮的。垂柳扬花倒不稀奇,只叠桥重影、珍禽栖息咂舌不止。丽娃河、文史楼、大草坪……传说中的师大记忆或与闵行无关,但这里同样蕴藏着师大的精神底气。当丽娃河的潺潺传奇汇融延续于樱桃河,沿途的景象便跃然眼前。景随人心动,人乃景中景,随着人群聚流,大致可以把闵行校区的特色点都兜上一兜的。

学术篇

文理教学楼——风月无边藏诗意

从虹梅南路校门口踱入直走,文科南北楼,理科南北楼(即第一、二、三、四教学楼)屹立于沿途,遥相对望。它们恰似两对双生儿,内部结构颇为相似。尤其是后两者,屡次从其中之一步出,皆怅然不知所处。一学生自拍DV短片,即取材于此:“理南XXX室,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如果在一层的话,从右边上楼到教室,会近一些……”感同身受者,每观至此,不甚唏嘘。

文南文北、理南理北,也许是早该淘汰了的称呼,现都改口一、二、三、四教了。可老生仍执拗地称南道北,听着也更亲切些。不管怎么说那里意义重大,功不可没。那里刻下的不仅是关于一些人,一些讲座,整整三年的记忆,更是一座给拓荒者撒播甘霖的殿堂。

理科南楼大厅总是最热闹的,拓荒时期整个校区的宣传工作都集结于此,海报展板把整个大厅的墙盖得严严实实。最多见的是展览,比如2005年数学月的 “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图片展曾名噪一时。那些分散在校区各处的展示图片,突然在南楼一齐冒出,路过者无不驻足,人潮涌动,确实掀起了一阵科普和数学奥妙的热浪2。理科北楼的电子阅览室更是川流不息。在实验楼还没完工前,数学楼的电脑房和理北的电子阅览室构成整个校区的信息中心。这在闵行第一届校数学建模竞赛时显得尤为重要,每天起早贪黑参赛选手们从课间饭后挤出时间钻在机房里。保证竞赛的发挥,这几百台计算机建功甚伟。

南北楼内最富盛名的莫过于两大报告厅了。使用率高得惊人,从周一到周五下午晚上几乎都在忙碌,灯火通明地进行着各种讲座、培训会等活动。生命科学学院终身教授顾福康搬来了原生动物;物理系系主任陈树德从日常细节全面分析电磁辐射和人类健康的关系;数学系沈纯理教授以数学知识入图像处理,恢恢乎深入浅出,并不为难非本专业同学们学科知识不足。而更多的时候,竞相响起的是文化名人的声音,不但有陈嘉映探讨“常情”与“科学”的二元对立,有杨国荣娓娓道孔讲论语,更有北大教授何怀宏提出“问题意识”,承认社会规范与个人道德完善分离,以行为者为中心转为以行为为中心,以价值为中心转为以规范为中心。“落日融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胡晓明教授,中文系年轻的博导,一上来就摆出精神思考的样子。是他让我们开始思索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学。外部环境并非主要,大学文化在于人,学术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总觉得听莫言讲自己的故事体会最深。原来小说家也是普通人,一切都源于最真实的生活。与其说小说距离近了,不如说创作不再神秘,只要我们热爱生活。

新校区刚启用的时候,所有的专业院系都在理科南北楼上课,就连临时图书馆都暂居北楼。后来有了文科南北楼,敞亮的大厅、开阔的场景……让不少理工学科学生羡慕不已。大学里旁听成风,那时候中文系的古代文学作品选是最受欢迎的。本来远离老校区的文史楼始终是个遗憾,因为周圣伟教授的缘故,这的崭新却成了享受。周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教人如何生活。他喜欢李白、苏轼,自己也同样乐观豁达、脱俗不羁。每在黑板上画画,边说画得不好,不画了,边就画了出来。还有被昵称为老朱的朱国华教授。他的可爱之处在于谦逊与严谨。有人说现在校园里不可能再看到学术辩论了,可在中文系争辩气氛依然浓重,老师会定期聚在一起举行沙龙,部分同学也慕名参加。老朱就是丽娃沙龙的核心人物之一,现在拥有一批粉丝的老朱连导师见面都有人旁听。丽娃论坛在他的管理之下欣欣向荣,是风气很正的学术论坛。

课上积分求导,课后敬业答疑,老师的不辞辛劳几乎成了理科院系的标志。数学系副教授韩士安老师多年从教,头发渐已斑驳,但依旧激情不减,上过他的课的同学多对于早晨赶往教室时被他超车的经历记忆犹新。从事中学数学教育研究的汪晓勤副教授性格温和,让人觉得他所教授的数学知识也可亲了许多。有这些老师在,我校的理工科院系在严谨的风气里扎实做学问,成为校园文化的别样的风采。

图书馆——古砚竹筒聚墨多

中国文化中,笔筒、砚台与书籍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图书馆是闵行校区的至高点——无论是实际高度还是精神高度,一个笔筒连一方砚台,古东方的气韵打此一层层逸出,图案美与文化美完美地融合在书卷气与墨迹之中。内不失有涵,外不失个性的设计理念固然承继着师大的人文传统,但更深层次的承继发生在学生身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道”的主体永远是活生生准确把握精神脉动的当代学子。

进图书馆总归要读书的,至于读什么却没有归限。看哲学,多要摊一本笔记,面前堆起一摞康德、尼采、桑塔耶纳,或摘或议,笔端曳动时慢如分泌胆汁时快胜倚马千言。至于古籍总是阅读冷门,偶而几个痴迷者,埋首泛黄书页,阅历春秋,守望古人。这类人大多个性十足,有的一边默念一边摇头晃脑念念有词,有的看似昏昏欲睡却会突然霍地坐直、双目放光,兴起便席地而坐,兴尽拍屁股走人。他们正沉浸于怎样的文字海洋中?或许是栩栩然蝴蝶,蘧蘧然庄周的似真似幻的梦境吧,也或许是青铜时代的鹧鸪与黄鹂,掠过鱼龙潜跃的湖水,惊醒了吴市的白发萧客吧……

馆内不乏奇人异事。某日诧见一女生,面对竖排繁体字不加标点的书页,读得津津入味。不小心瞥见她翻回封面,上书五个烫金大字,“中华大藏经”,顿时抚心喟叹湮没于广大读小说写作业大军中。学问不在深浅,苦心钻研就是应景之举,岂能多加苛责?

当然,现在已很少有一本书传阅整个校园的现象了,也没有哪一个学术大师可以让我们集体仰慕。但这不意味着作为校园文化的阅读传统之弃绝。相反,我们阅读的范围更广泛了。远至古希腊的哲学政治思想,近至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性的补阙。艺术论丛、笔记小说、剧本散文,这些无不在我们的视野之内。如果说对现今大学生的文化涵养存疑的话,我觉得只是存在着一种多元化下的话语失范,我们本身并未失去说话的能力。

闵行校区有两处各据东西的相似地盘——研究生公寓和本科生公寓,一头一尾地系在樱桃河上。沐浴着学术的光辉,白天的公寓大体还能延续读书的安宁。当披上夜的外衣,一切都蠢蠢欲动起来。行动随着意念开始放纵,生活的苦乐滋味在琐碎中铺开,散发着和而不同的气息。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19: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寝室篇

研究生公寓——第二“港湾”

晨曦微露,有早起用功的学子,或草地,或阳台,或车棚,就着破天而出的阳光,振振有词或若有所思。一切都是这样美好平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藏而不露的隐忍品质,在一天的伊始就将学子的希冀与激情融入其中。临近上课,人群、自行车如潮涌出,一路风景煞是好看:有呼啸着扬起一片尘土的飞车,有缓慢前行的轻柔踱步;有年少轻狂的独行张扬,也有褪去稚嫩的青春模样。闵行校园很大,大到不用车上课就可以感觉到累的地步,这是特点,也是幸运。在儿时的憧憬中,大学就应该这样的,有长长的道路,还有无数在上面行驶的单车,车上有快乐也有梦想。

公寓的另一骄傲就是宿舍,两人单间羡煞各大高校。虽说相比四人寝少了几分热闹,却不减花样年华的烂漫彰显,尤其是女生宿舍,更是添了一份独特风韵。师大的女生爱书,也爱藏书。大多都爱看三毛、张爱玲,在或华丽或质朴的文字里寻求灵动。流行的安妮也有涉猎,对于好奇的未知,女生们也会借由书籍来做次探索之旅;张狂如杂文潇洒如武侠的作品也会现身在女生们的案头。腹有诗书气自华,与胸中藏墨颇深的女生交流,愈深愈能感受到她们的慧质兰心。像是格子窗里的恬静女子,如窗外云淡风清的安谧。难怪有人评价华师大的女生有股知性的气质,且融合着清纯。尽管宿舍格局千篇一律,女生们却能在亲手布置中发挥灵巧的心思,寻得自在惬意并乐在其中,风铃、纸鹤、十字绣……随意点缀,或绚丽曼妙或清新自然,不经意间滋生出出不同的内涵,各有韵味。想来,宿舍体现的生活态度,不求浮华但求真实的雅趣,也算一种人生的境界。

华灯初放,暮色掩映之下的公寓,多的是低头耳语、嬉笑打闹、依依惜别的情景。没人恻目或者奇怪,这是华师大的一大风景,没有了丽娃河畔树林的陪伴,却多了樱桃河水的细语。是的,大家都知道"爱在华师大"浪漫言语……宽容有时只要一个眼神。

本科生公寓——边缘“生态”

本科生公寓不满周岁,蹒跚学步的年纪,既缺少中山北路厚重的沧桑,也不似研究生公寓喧嚣热闹。这里是校园文化的边缘地带,日子像一串串细腻的长镜头流畅地演绎出大学生活的原生态。

守卫公寓的有两个标志性物件。一是两扇红漆大铁门:门外沉淀着学术式的严谨,门内吐纳着生活化的自由;二是一个高悬于边墙上的凸面镜,本意或是安全之用,每每经过,瞥一眼镜中影像,心底的自由似乎也如放大了一般宽阔奢侈。  由这两个符号打开的宿舍文化里是纯粹的生活和质地柔韧的自由。

宿舍区的设计者该是个胸中大有丘壑的人,四楼分立四边,活脱脱地造出一个放大了的四合院,里面好似住着几世同堂的大家庭,让初来乍到的新人们感到满眼亲切。

楼亲切,人也随意。清晨常可见几个乱发披肩、睡眼惺忪的女孩,趿着拖鞋,踩着抒情诗的节奏踱到宿舍楼的便利店,左右顾盼一会儿又两手空空踱回,如在自家庭院里散步般惬意。中午则有三两成群的勤快人,见阳光好就搬出铺盖来晾晒,脸上满是温暖的笑意。晴好的天气里,宿舍区俨然一副阳光流溢的拼图版画,色彩各异的被褥相缀相连,风景独好。到夜晚,一切处理妥当,便是寝室嘻哈乱侃的时候:瘦身减肥,男欢女爱,八卦消息……时间之长可从远古至今,地域之广可绕地球三圈。要碰上一两位外省市的室友,天南地北的风情,南腔北调的言语,寝室谈资便更添丰富。

楼间的草坪样式也很有个性,分成零星的几片分缀于中央和楼的四周,形状不一。其中矮草与冬青、卷柏夹生,中间又甩出一条蜿蜒的青石板或鹅卵石小路,生出油画的味道。黄昏是属于草坪的。丘比特的宠儿们或绕矮草散步叙情,或依偎长凳卿卿我我;也有人拿出流浪艺人的风度,神色迷离地弹着吉他在草坪间穿行,引得观望无数。又是另一番情趣了!

樱桃河畔的夜,没有昏暗的酒吧,没有林立的店铺,没有鸽笼式的地下书店,比起斑斓的中山北路,可称得上荒凉了。不过荒凉不等于荒漠,自由文艺的热度总会星星点灯……

编外篇

电影——不买大师的帐

新生可能很难想象,华闵食堂二楼原先是大学生活动中心,呈列着五六张乒乓桌,另外还设有健身房、桌球室、卡拉Ok练歌室等。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多功能厅,因着它每晚六点开场的电影。在这里,从《放大》到《小武》,从陈凯歌到特吕弗,有时候真让人忘乎所以了。

电影在我们这个时代,用多形态的触角吸引了一些人,也拒斥了一些人。放映徐静蕾导演处女作《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时,整个场子座无虚席,走道里也挤满了人,后排的同学几乎是站着看完整部影片的。又一次放映吕克·贝松处女作《最后的战斗》,场下寥寥数人。这部灰暗惨淡、情节离奇、背景模糊的默片被文艺大众抛弃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悠坐闲聊时,我们常会扯起通俗的阿尔莫多瓦、哲思的安哲罗普洛斯、隐喻的文德斯、后现代的安东尼奥尼、宏大叙事的贝托鲁奇、新现实主义的费里尼、新浪潮的戈达尔……但是真正坐到幕布前伸手触及时,在这几十平方米聚集成的气场中,易于凝集起来的,还是文化背景、思想根源和生活方式与观者趋同的文艺电影。所以我们也理直气壮地拒绝大师,始终保持着一种自主的观影状态。于是,这便不是媚俗,亦非附雅,是对电影作为关照生活之一种可能性的尊重。

音乐——各自前行

图书馆筒子楼前的大片空草坪,不能不让人联想起诸多的音乐节。远到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近如首都北京的摇滚音乐节,那些在草地上撒野的狂放之姿,被我们收拢起来,怀揣成各自的偏执、孤愤、阴郁、热闹和喧哗。怀揣着它们,我们各自前行。

有人说爵士乐是私人化的体验,这是一种近乎圈地为牢的姿态,暗藏其后的是不屑的不平等态度。诚恳地说,音乐都是私人化的体验。不论其风格如何,也不论其流行与否,只有被听者所体验时,音乐本身才有意义。否则一切只是惺惺作态的表演。

在校园里,多数情况下对音乐的体验只能被割裂开,在私人的小范围内展开。于是有了夜半歌声,有了暗窗独赏。对于这种校园音乐文化的有益补充,是学校附近的酒吧现场演出。从研究生公寓门口半小时车程,龙漕路上有一处“育音堂”,现场时常会有出色的乐队。或许在国内或者国外乐队的引力中失重,努力拼凑一种音乐的集体体验,未尝不是独特的经历。

话剧——不是小众

在华师大,话剧从来不是小众。闵行校区的文史楼是校园话剧演出的聚集地。这里上演过第三届上海市大学生话剧节二等奖剧目《沙扬娜拉》,也上演过《沙》剧的前身《三又二分之一》。孟京辉的作品《恋爱中的犀牛》也曾由校话剧队在华闵食堂二楼原多功能厅演出。如果要做一个票房统计,那么闵行校园的话剧票房甚至远远超过电影票房。

校园话剧社“扬之水”的名声是很大的。早先由我校中文系教授施蛰存据《诗经·扬之水》得名,后逐渐成长壮大,在大学生话剧节比赛中屡屡获奖。“扬之水”的“老一辈”基本都是04年年末搬迁过来的新人,那个时候他们在秋林阁二楼的空场地里"修炼",一点点地排出《三又二分之一》,几经修改后又作为第三届大话节的参赛剧目赢得了校内外的极高评价。

和校园外的戏剧相比,校园话剧的形式和内容都更贴近现实生活。没有离奇的剧情,没有匪夷所思的情节,当然也没有夸张的戏剧表现手法。有的只是学生的情感和生活写照,有的也只是青涩的对白和表演。这样的表演放弃了各种离奇怪诞的戏剧形式探索,靠的全是对于戏剧的热情,追求的也只是真实还原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
发表于 2008-7-19 19: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竹子有前途
发表于 2008-7-21 19: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好
发表于 2008-7-21 19: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有点假,闵行根本就不好,没有一点好的,垃圾地方,垃圾学校,垃圾郊区,垃圾硬件,垃圾管理,垃圾领导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19: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LS有很多怨念啊~~~
但现在大学的发展趋势都是往周边发展,因为你在闵行所以你会觉得闵行不好,如果你在南汇奉贤你也会觉得那里不好的,关键是我们的心态。
发表于 2010-1-17 16: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有诗意的表达,,,,
发表于 2010-1-20 10: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闵行有些不好就是不好啊。不能因为有一点点好的地方就否认它的不足,应该向好的看齐。
最不好的就是交通不便,荒郊野岭……
发表于 2010-1-21 21: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竹子,果然才女!赞一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爱在华师大 ( 曾经也有备案 )

GMT+8, 2024-5-15 09:01

广告与合作请【联系我们】

© 2007-2024 iecnu.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