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华师大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851|回复: 0

四大古老剧目超详细简介!!!第一弹!!!《梨园戏》内容很长很内涵,请大家慢慢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 16: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梨 园 戏

古南戏活化石——中国梨园戏



梨园戏源于宋元时期,植根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距今已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她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典戏曲的诸多文学、演出形态,在中国戏曲艺术长廊中,独具一格。2002年,梨园戏作为我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被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2005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梨 园 戏 简 介

梨园戏,是用闽南语泉州腔演唱的优秀地方剧种,正因为她起源形成于福建泉州,流行区域曾涵盖闽南、台湾及东南亚等地。正因为她的历史沉淀深厚,故而弥足珍贵地保留了宋元南戏的许多戏曲形态,文辞清雅,曲乐优美,科步独特,表演细腻,在海内外享有“宋元南戏活化石”的盛誉。

梨园戏分为小梨园(七子班)和大梨园的“上路”、“下南”三大流派,各有其保留剧目“十八棚头”和专用曲牌。上路存有不少南戏脚本,多数敷演忠孝节义,如《朱文》、《蔡伯喈》等;下南则较多地保存本地特有剧目,古朴粗犷,生活气息浓厚,如《郑元和》、《苏秦》等;小梨园以生旦戏见长,文辞典雅,曲调缠绵,表演细腻,如《蒋世隆》、《陈三》等。

梨 园 戏 的 三 大 流 派

梨园戏在长久的历史渊源中衍化为小梨园、上路、下南三个不同的流派。旧时的梨园戏班多采用露天戏棚的表演形式,各自的看家剧目俗称“棚头”。梨园戏三大流派各有自己专有的“十八棚头”,但是都供奉“相公爷”为戏神,都自称源于唐玄宗时的宫廷表演机构——梨园,旧时戏班演出时都挂“梨园班”灯笼。故而解放后,三派合一,统称为“梨园戏”。

南宋时,很多皇族宗室定居泉州,宋亡后,他们的“家班”流入民间,因行当上分为“生、旦、净、末、丑、贴、外”七个角色,而俗称为“七子班”。该流派的演员多由未成年的少年担任,故又名“小梨园”,俗称“戏仔”。七子班以才子佳人的生旦戏为主,曲辞优雅,缠绵悱恻,严谨细腻。保留的传统剧目有《陈三》、《郭华》、《吕蒙正》、《刘智远》、《蒋世隆》、《朱弁》、《高文举》等。

宋元时期,浙江、江西等地的南戏班社流入泉州,逐渐与泉州本地的声腔及民俗相融合,自成一派。因当时泉州人将浙赣等省份称之为“上路”,故而将此流派称之为“上路”。上路流派多敷演忠孝节义题材的剧目,风格激昂雄浑。保留的传统剧目有《苏秦》、《王魁》、《朱文》、《苏英》、《朱买臣》、《王十朋》、《刘文龙》、《蔡伯喈》、《孙荣》等。其中,《朱文》一出为明代《永乐大典》中记载的宋元遗篇,为海内仅存的孤本。

相对于“上路”而言,宋元时的泉州人称本地为“下南”,由泉州地方音乐舞蹈衍化而来的这一支流派就称之为“下南”。下南流派诙谐粗犷,多插科打诨,具有浓烈的本土草根色彩。保留的传统剧目有《郑元和》、《刘秀》、《百里奚》、《商辂》、《岳霖》、《梁灏》等。

七子班多由未成年的少年扮演,故又名“小梨园”,俗称“戏仔”。上路与下南多由成年人扮演,故又名“大梨园”,俗称“老戏”。

梨 园 戏 的 四 大 南 戏

“荆、刘、拜、杀”四大南戏在梨园戏传统剧目中都得到了完整的保留和薪传。与中国其他剧种中保留的四大南戏相比起来,梨园戏的四大南戏更具宋元南戏的形态,自成一格。

《荆钗记》在梨园戏上路流派中称作《王十朋》。中国其他剧种的《荆钗记》多类同于明代刻本,独梨园戏之《王十朋》多了“打后母”、“狗屎公替嫁”两出,风格质朴,带有平民草根色彩,显然是保留了宋元南戏初期、未经文人加工的、粗糙自然形态。明刻本中的“见母”一出在梨园戏中称作“十朋猜”, 是梨园戏官生行当的名折,但在表演手段上却大相径庭,以一个“猜”字突出梨园戏善于细腻刻画古代人物心理的长处。

《白兔记》在梨园戏小梨园流派中称作《刘智远》。梨园戏的《刘智远》不像明代版本《白兔记》浓墨重彩地表现李三娘含辛茹苦、磨房生子的悲剧意味。而是在“井边会”一折中,极其独特地利用丑角诙谐的插科打诨,以喜剧手段反衬悲剧意味。更见宋元南戏的古朴特色之痕迹。

《拜月记》在梨园戏小梨园流派中称作《蒋世隆》。在梨园戏中,该剧的情节仅进行到蒋世隆和王瑞兰夜宿旅店,由“假夫妻”而成“真夫妻”便结束了。不像元明版本《拜月记》,还表现旅店离别之后的家长反对、终成眷属。可见梨园戏的《蒋世隆》是该剧元代以前的古南戏版本。剧中的“宿店”一折,是梨园戏小梨园流派传统生旦戏的杰出代表。

《杀狗记》在梨园戏上路流派中称作《孙荣》。它没有明代刻本《杀狗记》经过文人修饰,说教式表达“兄弟友悌”的主题的浓重痕迹。而是以朴实的笔法表现孙荣兄弟间的恩怨离合,更具明代以前南戏的古朴形态。

梨 园 戏 的 科 步 与 音 乐

梨园戏的传统科步在中国戏曲长廊中独树一帜。在历代的传承中有着一套极严整的、系统性的、基本规范动作,俗称“十八科母”。“十八科母”顾名思义是梨园戏所有传统科步之母,由它而演化出梨园戏各个行当的、千姿百态的人物动作。“十八科母”是梨园戏演员的基本功,历代名家在其基础上再不断创新。

梨园戏的科步动作多来源于对壁画雕塑和生活形态的模拟,精致细腻,生动圆柔,甚至保留了唐代的“俑步”,在中国戏曲长廊中独树一帜。在历代传承中,形成了一套严整规范的“十八步科母”,俗称“举手到目眉、拱手到下颚、分手到肚脐”。梨园戏中各个行当的千姿百态的人物动作,全部以“十八步科母”为宗,衍生变化而来。演员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有着严谨的程序规制。它是保持梨园戏千年来不走样的关键所在。在表演上,梨园戏有一整套代代承传的严格科范,其基本动作称为“十八步科母”,尤其手姿表演,丰富多姿,细腻独特,与敦煌壁画中人物的手姿有异同同工之妙。

梨园戏的传统音乐优美,唱腔圆润,保留的传统曲牌和传统谱达三百种之多。梨园戏的众多优秀唱段被保留在南音曲艺中,在闽南语系地区广泛传唱。梨园戏的音乐清丽优雅,婉转柔绵,保留中国古典戏曲曲牌连缀体的形制,保留了不少唐宋大曲法曲。乐器以箫弦伴奏为主,琵琶系南琶,横弹,与唐制相仿;二弦乃晋代奚琴遗制;洞箫即唐之尺八;打击乐以南鼓(压脚鼓)为主,打法独特,在戏曲中堪称绝无仅有。

压 脚 鼓  跳 加 官  落 棚 脚

“压脚鼓”是梨园戏蜚声中外的特种司鼓技法,鼓师司鼓时将一只脚抬压在鼓面上,利用脚的位置变化和运力轻重,敲出千变万化的鼓点。每个鼓点都有相对应的剧情和动作,形成了系统规范的“七帮鼓”技法。压脚鼓是梨园戏演出时的中心指挥,全场的表演和音乐节奏全由它来指挥,它不但节制乐器演奏,同时也节制演员表演,素有“万军主帅”的美誉。

“跳加官”是古代梨园戏班表演前的一种祝福的传统仪式。由生角扮演赐福的“天官”,顶戴幞头,脸部不能化妆只能戴面具,身穿红金蟒袍,手持玉笏板,上台做“请神”、“拜寿”、“晋爵”、“晋禄”等仪式表演,最后将一条“加官晋禄”的小红条幅赠送给请戏主人,而请戏主人则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回赠给“天官”。据传,唐代有一次皇帝寿诞,演戏庆贺,百官推举狄仁杰踏棚贺寿,狄仁杰羞于登台又不好推却,只好戴面具上台。梨园戏的“跳加官”仪式据说便是源于唐朝的这段趣事。

“落棚脚”是梨园戏小梨园流派演出前的一种特殊程式。旧时的小梨园流派俗称“七子班”,演员均由未成年的孩子担任,俗称“戏仔”。演出前担任七个行当(生、旦、净、末、丑、贴、外)的七个孩子即“七子”,排队依次走过戏棚前(棚脚),准备装扮登棚演戏,俗称为“落棚脚”。

现今的舞台形式日新月异,但是梨园戏依然抱有着“跳加官”和“落棚脚”等传统的表演程式,恪守着自己原汁原味的传统形态。

省 梨 园 戏 实 验 剧 团 简 介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是梨园戏硕果仅存的专业演出团体。该团组建于1951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梨园戏专业表演团体。自一九五三年以来,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戏曲文化为己任,在抢救、继承、发展梨园戏艺术传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九五四年,以传统剧目《陈三五娘》参加华东戏曲汇演,荣获多项大奖,后又获文化部优秀剧目奖,并被拍成彩色影片。从此,“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梨园戏以其古老典雅的风姿,蜚声海内外,在中国戏曲界赢得了卓著声誉。一九五五年、一九五九年、一九八五年、一九八八年、一九九六年、一九九八年等剧团多次奉召晋京,先后以优秀传统剧目与新创剧目获文化部艺术局嘉奖。其中新编梨园戏《节妇吟》获首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第四届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荣登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各奖项榜首。新编梨园戏《皂隶与女贼》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董生与李氏》获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并荣膺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一九九零年文化部授予全国剧团管理先进团体称号。一九九一年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一九九九年剧团参加上海首届国际艺术节,得到专家与广大观众的赞誉。

剧团现有演职员一百一十五人,其中享有高、中级职称者五十多人,在近十年福建省及全国性会演或比赛中,多次获得“优秀剧目奖”,有六十多人次获得“白玉兰主角奖”、“优秀演员奖”和“金牌”等较高奖项。现任团长、青年演员曾静萍,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全国戏剧二度“梅花奖”及“白玉兰”主角奖获得者。八十年代以来,剧团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先后出访意大利、日本、德国、瑞典、荷兰、菲律宾、新加坡、印尼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并与世界各国的不少文化艺术团体与学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2003年,剧团应邀赴法国参加“中法文化年”演出,深得赞誉。并与世界各国的不少文化艺术团体与学者建立联系,赢得不仅是荣誉上,更是文化艺术价值上的广泛承认。

新建的“梨园古典剧院”建设项目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是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泉州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梨园古典剧院”。该剧院于2008年底投入使用,该院位于繁华的市区中心地段,地理位置好,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在泉州市区新门街芳草园,建筑面积6270平方米,是一座集文艺演出、排练、练功及艺术资料馆、展览馆和剧团办公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古典剧院。同时也是一座蕴含传统风格,设施齐全,能较好地展示泉州丰富戏剧表演艺术,能够适应和服务日益发展的泉州旅游文化市场,成为泉州一座多种戏剧艺术,特别是古老戏剧艺术的长期与固定的对外展示、演出和接待的重要文化活动场所。同时也是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的办公所在地。

梨 园 戏 首 登 国 家 大 剧 院

应北京国家大剧院的邀请,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于2008年7月26日、27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小排练场、音乐厅,展示讲座式的介绍梨园戏剧种、剧团,三个流派表演风格,以及 50多年来继承与发展的几个阶段,重点介绍梨园戏旦行身韵,局限本人对其的理解与诠释,并作示范表演。从梨园戏传统音乐、(曲牌、唱腔、曲谱)展示梨园戏传统程式及表演元素风格,通过传统梨园戏音乐为主线,用传统程式的表演手段,形象、细腻地介绍梨园戏。

古朴儒雅、清新秀丽的梨园天地,细腻迷人、曼妙多姿的梨园表演,一场主题为“梨园古韵”的梨园戏表演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唱响,观众沉浸在古色古香的旋律和表演中,如痴如醉。

  整个演出,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爆满,楼上楼下三层共一千多名观众。表演过程中,观众掌声不断。演出结束时,现场观众起立鼓掌,持续达两分钟,部分观众和戏迷上前团团围住演职人员要求签名。同时,一些老戏迷竖起大拇指说,“梨园乃国之大雅,国之大雅”,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工作人员也称,演出获得的掌声和效果是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开放以来最热烈和最好的场次之一。

  此次“梨园古韵”的梨园戏表演音乐会,包括了梨园戏传统曲谱联奏、梨园戏压脚鼓展示、梨园戏片段表演等。整场音乐会通过梨园传统音乐展示了梨园戏传统程式及表演元素风格,以传统梨园戏音乐为主线,用传统程式的表演手段,向观众介绍梨园戏这一古老剧种。

  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唢呐、鼓、小锣、拍板,梨园戏运用这些古老的乐器给观众呈现出了其独特的伴奏风格。特别是音色浑厚的“南鼓”,调动着整场表演的气氛,烘托了戏中喜与悲的情绪。每一次运用,都能让观众的感情随着剧团人物感情的变化而起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爱在华师大 ( 曾经也有备案 )

GMT+8, 2024-10-8 04:33

广告与合作请【联系我们】

© 2007-2024 iecnu.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