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凹凸人生 于 2010-6-29 21:37 编辑
记得上小学,写作文,描述同学时总不忘用上这么个成语:。。。某某某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学生,然后,就噼里啪啦的举例论证。成语词典中“助人为乐”的意思是“把帮助别人作为一种快乐”,一直以来也认为乐于助人的人是多么无私多么品德高尚。
直到如今,才意识到,其实“为乐”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啊。或许它不像明星们高调捐款而达宣传效果,或许它也不像富翁的慈善之举以图税务优待,但它多少是为了获得心灵上的一种满足。助人之人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善举而感到人格得到一种提升,或许是因为心生怜悯后以达到内心的一种均衡,或许是为了表现自我,或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总归是为了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却非纯粹的善举。
为人为事的动机,有时候并不能用物质来衡量,甚至更多时候不可计量。或许之前的想法只是停留在表观吧。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求层次依次为生存、安全、情感归属、社会尊重、自我实现,人只有在满足前四个需求的基础上才会继续追求自我实现,那些做了好事后大肆宣扬,是为了获得社会尊重;做了好事后低调无闻,目的则是自我实现。每个人所能达到的层次也不一样,尤自我实现的程度最为不同。
助人为乐这个乐是基于“高尚”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呢,还是基于“低俗”的物质追求呢。在新闻中看到某富翁为灾区又捐了多少多少,你或许也会想这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有多少是出于内心的一种悲悯,多少是为了减税,多少是为了吹嘘炫耀,又有多少是为了宣传,甚至只是一种冲动。我们不清楚,也无需如此钻牛角尖,或许他们的行为这种种因素的共同刺激,那也无所谓吧,毕竟他们在达到自身或高尚或低俗的目的的同时,解救了那些有需要的人,这又何尝不是社会的一种共赢呢。
我们的社会提倡大家要乐于助人,不管作出善举的人出于何种目的,或许我们也无需去深究这好事背后的动机,这种行为所达到的社会成效是毋庸置疑的,对于袖手旁观的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评论别人的动机呢?
附:2010感动中国人物之一——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李灵
2002年,李灵从河南省淮阳师范学院毕业。她回家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用家里20多万元的积蓄办起了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在她的辛勤操劳下,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学费全免,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7年来,李灵为了办学已经欠了8万元的外债。
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李灵趁着放暑假,向父亲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她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沿街收购各种书籍。烈日下,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她用汗水载回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
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
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
类似的还有很多,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甚至无法理解这些行为的背后真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每个人在人生路上的选择是如此的不同,这又是为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