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华师大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618|回复: 4

有没有看过“不要摄像机”(华师大学生拍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8 14: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1ODkyMzMy.html
我怀着一个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希望看完了这部片子,感觉还是现实些比较好吧,片子讲的一些对校园生活以及场景的描述和规则是真实的吗?
不知道各位看过没有,看法如何?
发表于 2011-8-18 15: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 设计学院学生的毕业作品
场景绝对真实的 是在中北校区拍的
去年看的 现在已经忘记大部分情节了 不过奋斗的主题一直贯穿其中 这点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总之 工作不是你想有 想有就能有
发表于 2011-8-18 22:54:07 手机发布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真是很不错啊!
发表于 2011-8-18 23: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场景很真实~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21: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内容转自“豆瓣”
转载]年轻人缺少听众by 夜叉小白(资深广告人)
2010-07-02 22:30:52   来自: 尜鳥
不要摄像机 / 不要摄像机的评论    3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6月25日,华师大举行试映会,播放了学生瘦肉的电影《不要摄像机》。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临近毕业,三个热爱电影的设计学院大学生瘦肉、猴子和c到人才市场寻觅工作岗位,一无所获的他们还遭受到d的鄙视与挑衅,瘦肉决定自编自导拍一部90分钟的电影以给大学生涯一个交代。《不要摄像机》希望走的是伪纪录片和套层结构的路数,你也许会觉得“伪纪录片和套层结构”有些陌生,但是当提到《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2007年,鈕承泽导演)、《法国中尉的女人》(1981年,卡洛尔•赖兹导演)你就会恍然大悟。《不要摄像机》像《情非得以》一样,记录的就是《不要摄像机》导演瘦肉和朋友猴子、C在拍片遇到的选角、团队沟通、资金等各种问题,另外又像《法国中尉的女人》那样嵌套入了影片中学生角色所拍的戏,但是前者并非后者那样将戏中戏和戏外戏结合得那样紧密,戏套戏不为哲理只为叙事。
    因为是学生作品,服装、化妆、道具这方面都无需苛责,学生们穿着平日的衣服、抽着平日抽的烟,在镜头前轻松自如、不带表演地表演了90分钟,特别是影片的结尾处,我们看到了年轻人在残酷的现实中对梦想的呼唤,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从视听语言的角度欣赏这部片子,正如其宣传的“记录片式动画CG式电影”那样,片子百分之九十采用了纪录片拍摄的方式,把大学校园场景不做任何艺术化处理,原原本本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另外,作为设计学院的学生,动画短片自然成为了导演抒发内心戏份的手段,从决定拍摄到拍摄陷入僵局,导演分三次把瘦肉自我内心陷入的挣扎与彷徨通过动画片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一个男孩被无数白色巨大的围墙包围、心中焦躁、不停地希望寻找出口。当然,团队也给观众开了个小小的玩笑,我们看到宣传片中的CG技术塑造的人物“葫芦娃”仅仅出现了不到十分钟,葫芦娃其实是戏中戏的人物,代表的是故事中的虚幻、影片中的梦想。
    影片风格中不断地展现出导演的喜好,比如对《艋舺》(2010年,鈕承泽导演)、《青春梦工厂》(2005年,彭浩翔导演)的临摹和学习。瘦肉剧组在篮球场拍戏跟篮球帮抢场地,那段抢鸭腿的桥段是调侃了《艋舺》中蚊子这一角色在天台的内心戏,把“今天你不弄死他们,明天就会被他们弄死”改成“今天你不抢他的鸭腿,明天你的鸭腿就会被他抢走”。《不要摄像机》把一种黑帮片的风格带入其中,很明显的就是把校园的人物划分为三类:混社团、混篮球和边缘团体,当片中瘦肉把为其他社团做的视频交给对方并收取佣金的时候,导演故意把这场景演绎成了黑帮人物做地下交易,黑色幽默逗乐了试映会的观众。而当剧组陷入困境的时候,瘦肉做的大众演讲又有几分《青春梦工厂》梁志安煽动同学捐款拍瘦肉V所作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的味道。和《青春梦工厂》强调的荒谬而又不甘就此堕落一样,瘦肉开机仪式上给毛泽东的雕像摆上了三根香,摆完了却又吃起了作为贡品的包子。
    可以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摄像机》多用了毛主席和文革时代的元素,一张张红卫兵的海报和九点钟做广播体操的桥段,导演对当下大陆的大学生提出自己的态度,大学生缺少激情,缺少为梦想追逐的勇气。但是当这群大学生真的有梦敢拼搏的时候,现实却又是残酷的,瘦肉和他的团队因为资金周转短缺,队员之间的相互猜忌最终导致拍摄失败,即使片中瘦肉举起募捐的大牌在南京路上为资金奋力疾走的时候,社会依然把他们当作异类,听不进年轻人的声音,而那些跟瘦肉一起为梦想追逐的搭档们也没有因为瘦肉的奋力呼喊而跟他完成片子的拍摄,他们最后还是走上了父母为之安排的道路:考公务员、继承家业、出国深造。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年轻人的几分无奈。
    就像导演瘦肉自己所说的那样,自己并不是学习编导这个专业的,第一部片子只能自己想到什么拍什么。因此,这部片子的剧情结构是比较松散的,核心很分散,人物众多却难以刻画深刻;剧情的推动的节奏不太流畅,分镜头也显得青涩。其实我发现,大陆年轻人对于梦想的理解是含糊的,就像《不要摄像机》里瘦肉梦想拍一部电影,但是拍什么样子的电影,影片给出的描述是不清晰的,这一点对于本片的剧作来说是一个硬伤。就像CG特效几个片段,它们组织起来却无法清晰地告诉观众他要讲一个什么故事。甚至资金出现困难的时候,也不清楚到底缺了多少钱,只是传递出了缺钱这个概念。当困难来到的时候,剧中的人物只能摇摆不定,因为他们说不清楚坚持拍摄的这部电影到底有什么精神值得自己抛弃一切。这个时候,整个片子众人物行动线无法拧成一股绳,观众其实跟片中的角色一样,除了迷茫也觉得惋惜。
    相比之下,同是讲述大学生拍电影故事的《青春梦工厂》就把剧中大学生的梦想具体化了:拍AV泡妞。非常具体而清楚的目的,他们同样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难,他们缺钱非常具体,从缺20万港币到再缺10万港币,面对如此具体的目标,角色没有放弃,因为他们的梦想中含有一个值得坚持和为之付出的理由:跟AV女优上床。为了男人共同的欲望和梦想,编剧通过设置申请政府贷款到了20万港币和募集资金再次得到10万港币,这两个行动帮剧中主角坚持下来,这个时候观众相信故事“真实”。如果说《青春梦工厂》光光描写性欲,那就错了,导演彭浩翔给影片穿插了香港保钓事件的新闻片段,拿当年的大学生和现今的大学生进行了对比,我们除了看出现在大学生“不尽如人意”的一面外,还看到了这几个对人生认识没有方向而且荒唐的青年,通过拍片的事情了解到大学课本上的内容也是有用的:“从概念、筹资、上市再分拆给小股东,其实我们做的事情跟上市大公司也没有什么区别,要玩社会这个游戏,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只是看你有没有信心”。影片的结尾是令人愉快的,大学生实习了小小的梦想,还知道了社会的游戏规则。
    也许会有朋友觉得拿《不要摄像机》和《青春梦工厂》进行对比,对于瘦肉来说不近人情,毕竟彭浩翔是编剧科班出生而且功成名就,作为七十年代出生的文化人,应该知道的历史也都知道了,反思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当然会更深刻一点,而且态度会积极得多。其实,我引用《青春梦工厂》无非这是想让读者更明白《不要摄像机》所存在剧作上的缺陷,但我更希望大家注意的是,这个剧作上的缺陷背后折射出了大陆这个时代的迷茫,不仅仅是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观也很迷茫。这个社会听不进年轻人的呼唤,而且拒绝让年轻人思考,当一个年轻人刚刚开始萌芽梦想的时候,长辈就会去扑灭他们内心的火焰,嘲笑怀揣梦想的人,之后匆匆忙忙地灌输市侩的思想,不断地强调物质的重要而忽略了精神建设的迫在眉睫,就像《不要摄像机》影片结尾描述一个个大老板对孩子们的剧本和项目摇头、城管人员把瘦肉在南京路上的呼唤当作扰乱社会秩序一样,我们发现:大人们缺少了欣赏孩子们艺术创作的眼光,孩子们在自我实现梦想过程中变得更加迷茫。正因为如此,《不要摄像机》的结局也算蛮伤感的,因为孩子们因为没有钱而遭致梦想破灭,导演瘦肉并不把现实中的6月25日盛大的试映会以及片尾中众多的赞助商当作一种成功记载在自己的电影里,并没有把成功和快乐传递给观众,有的只是一个穿着学士服的自己,面对着黑压压却空无一人的礼堂,此刻,年轻人缺少听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爱在华师大 ( 曾经也有备案 )

GMT+8, 2024-10-13 22:22

广告与合作请【联系我们】

© 2007-2024 iecnu.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