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学教材)阿基米德定律“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和力学平衡原理人们得出一个推论:“(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重[即F(漂)浮=G物]”,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把这个推论当作物理规律。当老师教你或别人与你谈论“(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重[即F(漂)浮=G物]”你一定会认为它是正确的,因为中学物理课本是这样写的,是物理规律,还有要不两千多年来为什么没人提出异议呢!其实,“(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重[即F(漂)浮=G物]”是错误的,因为它经不起下面的实验的检验,只要你能坚持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一定会确认并坚持“(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重[即F(漂)浮=G物]”是错误的。
请看这个简单而又伟大的实验,说它简单,它太普通了;说它伟大,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物理规律。实验器材:一粒玩具枪的塑料子弹(实心塑料小球)下面简称小球,一杯清水,一把特制竹杈(把两根牙签绑在一根筷子上)。
开始做实验:1、把小球丢进杯子的水里,可见小球沉卧杯底。用竹杈使小球远离杯底但浸没水中,竹杈离开小球,小球就沉到杯底,不会上浮;2、用竹杈使小球远离杯底并部分露出水面,小球就漂浮在水面上,不会沉入水里。3、用竹杈使小球又浸没水中,小球又沉到杯底,无法上浮;再用竹杈使小球远离杯底并部分露出水面,小球就漂浮在水面上,不会沉入水里。重复实验1、2、3结果都一样。
上面的实验,我们看到这样三个现象:1、小球远离杯底但浸没水中,小球就沉到杯底,不会上浮;2、小球远离杯底并部分露出水面,小球就浮在水面上,不会沉入水里;3、同一粒实心塑料小球,在同一杯水,浸没时,沉在杯底;而部分露出水面(大部分浸入水里)时,漂浮在水面上。
总结一下:假设小球的自身重量用G球表示,小球浸没时所受的浮力用F浸没表示,小球漂浮时所受的浮力用F漂浮表示。由现象1根据力学平衡原理,我们得出的结论:小球的重力大于小球浸没时所受的浮力,即G球>F浸没,否则小球就不会沉到杯底;由现象2、3我们得出的结论:小球浸没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小球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即F浸没>F漂浮。因为小球浸没时所排开的水的体积等于小球本身的体积,小球漂浮时所排开的水的体积等于小球浸入水中的那部分体积,大家都知道小球的整体的体积大于小球浸入水中的那部分体积,这样小球浸没时所排开的水的体积和重量比小球漂浮时所排开的水的体积和重量都大。又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因而小球浸没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小球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即F浸没>F漂浮。由G球>F浸没,F浸没>F漂浮,得到G球>F浸没>F漂浮,也就是本实验的结论是小球的重力大于小球漂浮时所受的浮力。
很显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重[即F(漂)浮=G物]”是经不起本实验的检验的,也就是“(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重[即F(漂)浮=G物]”在本实验面前是完全错误的。
把错误的当作正确的教育孩子,就是误人子弟,这难道不是现代版的“指鹿为马”么?著名的科学伽利略用一大一小的两个铁球一下子推翻“重的物体落得快”错误结论,而无名小卒我用一粒玩具枪的塑料(子弹)小球用八年的时间还推翻不了“(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重[即F(漂)浮=G物]”这个两千多年的错误结论。八年了,又有上亿的中国少年成了现代版的“指鹿为马”受害者了!或许别人会说,受害者又不是你,你急什么?再说受害者又没受到多大的损失!但这严重背离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是严重背离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更违背了诚信这一立国立民之本。因此我再三呐喊:1、广大中学物理老师停止教授学生“(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重[即F(漂)浮=G物]”;2、出版单位召回有“(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重[即F(漂)浮=G物]”错误结论的刊物;3、广大新闻工作者让广大老百姓知晓“(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重[即F(漂)浮=G物]”是错误的;还有我恳请广大读者和观众不要再成现代版的“指鹿为马”的帮手!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EyNTc0ODg=/v.sw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