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华师大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2737|回复: 8

耶稣即颛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5 16: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督教中的耶稣是否真有其人?他“复活”之后到了何处?死后又葬在哪里?……这些扑
朔迷离的历史文化之谜,最近有了新解。

  中国著名《山海经》权威、吉林学者宫玉海教授对《山海经》等古籍进行了多年的认真
研究和考证后,最近提出一个堪称“石破天惊”的新说:耶稣并非只是宗教或神话的人物
,而是实有其人:他就是中国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他死而“复活”后,回到了
中国(西方学者有人认为他回到东方的印度);其墓葬则在吉林省扶余县!

    而基督教上的耶稣则是以颛顼为原型重新塑造的。历史上是否真有耶稣其人,因史料
不足,众说纷纭,世界上至今没有一致看法,成为世界未解之谜。宫玉海说:“西方有一
种说法:‘宗教上的基督,历史上的耶稣’。其实应改为:宗教上的耶稣,历史上的颛顼
。”这一新说,对揭开这个谜带来了希望之光!宫先生的这一观点发表在《〈山海经〉与
中国文化论文集》(第三辑)中,并在不久前在东北举行的一个山海经国际学术探讨会上
引起轰动。

                  宫玉海和“天下第一奇书”

     出生于松花江畔吉林市、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宫玉海,1989年离休前任
长春光机学院副研究员,后又被聘为教授。他是中国作协吉林分会会员和筹建中的中国《
山海经》研究会会长。离休后宫先生“十年读一经”,独辟蹊径,从语言民族学和比较语
言学的方法来考证《山海经》,终于有所获。“耶稣原型即颛顼”,就是他在钻研此书时
发现的。

    《山海经》是我国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的珍贵古籍。由于成书年代久远,语言简
练而晦涩,加上语言、环境的变化,十分难读难懂,致使该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被
誉为“中国第一奇书”。汉、唐以来,甚至把它列入神话、传说、小说、异闻之类,常使
研究者望而却步,一读三叹。

    深入研究后,宫玉海认为,《山海经》并非神话而是“信史”,是以中国为中心的“
天下志书”,其中包含珍贵的世界古代文化史料,堪称一本难得的“博物志”。他认为,
该书是中国上古时代黄帝等几任统治者先后派人去世界“六大洲”考查后所形成的“调查
报告”,大约成书于四千多年前。

    为此,宫教授运用语言学并结合当代考古实证,把对《山海经》的破译与解开世界文
化之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研究上有重大突破。如他最早提出的“印第安人是中国人后
裔”、“现代人类发源于中国”、“古代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的中心”、“世界三大宗教
皆起源于中国”、“伊甸园在中国云南”等一系列新观点,在国内外引起不小的轰动,其
中一些已被考古新发现和有关学科研究成果所证实。

    宫先生认为,上古世界本是浑然一体,正如《书经》所说的“普天下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夏以前的上古时代,即距今四五千年到一万年前,只有家族与氏
族,还没有形成“国”和“民族”等概念。“国”的含义与今不同,开始是“地域”,后
来是“诸侯领地”。上古人类并不愚昧穷苦,不像摩根以现代原始村落为依据所描绘的那
样,而是生活在自然物产丰富的优越环境之中,因此才能“百乐歌舞”,创造出高度的文
明。人类不仅有过共同的语言,还出于共同的“根”:现在人类大多是伏羲、女娲、神农
、轩辕的后代。古代的中央帝国曾是全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宏伟的巨
石文化、辉煌的金字塔、神秘的古希腊文化、印第安文化,都与中华文化密切相关,气息
相连……

    最近,由海峡两岸史学家联名发起的“重写中华古史”的倡议,得到了海内外一百多
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的热烈响应与广泛支持。他们认为,过去习
以为常的“中华五千年文明”说法和历史事实不尽相符,“中华文明史应追溯到万年前”
。这在某种意义上,对宫玉海的上述说法也是一种印证。

                  颛顼出生地点和耶稣一致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宫玉海认为,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上
古历史的真实反映,“三皇五帝”都是中华文明史中的著名的领袖人物。他说,“三皇”
就是“天皇”(伏羲氏)、“地皇”(炎帝神农氏)、“人皇”(黄帝轩辕氏)。而“五
帝”则指少昊、颛顼、喾、尧、舜五人。“五帝”之后,以治水闻名的大禹开始称王,之
后又有汤王、周王,后世共称“三王”。

    宫教授说,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的原型,乃是“五帝”中顺序排第二的颛顼(音“专
须”,又读“瑞须”)。他是轩辕黄帝之孙,少昊之侄儿,其父是“降居弱水”的昌意。
史书说:(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曰昌仆,是为女枢,……生帝(指颛顼)于若水”。宫
玉海说,根据专家研究,“若水”即为“西方之水”(如《山海经》和其它古籍所载:“
若木”即“西方之木”)。由此可见颛顼生于西方。后来他的领地封在扶余,为高阳之国
,方圆三百里。这和基督教所称耶稣生于巴勒斯坦的伯利恒是一致或至少相似的。

                  语言学上的证据:颛顼即耶稣

     宫玉海说,语言是考古的活化石。从古代语言学的角度看,颛顼和耶稣其实是同一个
名字。

    一方面,根据古汉语中“四通”之法,“颛顼”又读作“瑞须”;而“书”、“稣”
也读作“须”;所以“颛顼”又可读作“瑞稣”。另一方面,“耶稣”在古希腊文中为

Jesous ,翻译成汉语为“约书亚”。宫先生在“中华文化中心说”中论证古希腊是颛顼之
子“伯鲧”的封地,所以伯鲧和其后代对先王颛顼尊称为“颛顼爷”,也是很自然的。如
人们现在仍尊称“开天劈地”的盘古为“盘王爷”,尊称关羽为“关老爷”。在古音中,
“亚”、“爷”读音相通。如伯鲧的儿子是治水的大禹,他生于西方(古希腊),封地在
山东。现在的山东方言中仍称“读书”为“读须”。所以“颛顼爷”与“约书亚”其实是
一回事。因此,从古代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古希腊语中的“约书亚”(耶稣)其实就是颛
顼。

      按照上古时代“一昭(东方)一穆(西方)”、“一幽(北方)一明(南方)”的
培养、选拔接班人的原则,少昊(居东方)之后,应由其弟、居西方的昌意的大儿子颛顼
接任帝王位。据宫玉海分析,因为同居西方的古罗马人是黄帝重孙子,他们认为有权接班
,所以千方百计不让颛顼接班,采取了“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漏网一个”的极端措施,把
当地与颛顼同时出生的婴儿全部杀死。但颛顼被人们藏匿起来而获救,他因此得名颛顼。
后来的基督教中耶稣的故事,很可能就是以这段历史为原型的。“颛顼”与“拽恤”同音
,也有“拯救”之意,但他并不是“救世主”,而是“被拯救”的意思。

                  犹太人根在中国西北

    据宫教授研究,不仅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和中华文化同宗同源,而且犹太人本身就是
从中国迁走的,犹太文化因此上和中华文化也是相通的,可称“近亲”。西方的世界史专
家也认为犹太民族是东方民族,他们经过几个世纪的西迁,于前11世纪从两河流域迁到中
东,并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犹太国”,但该民族在此之前来源不祥,但承认他
们是东方民族。

    宫教授研究发现,犹太人的起源在中国,应在中国寻根。他们是炎帝神农氏之后,姜
姓,封于邰(今陕西省武功县一带),所以号“有邰氏”(“犹太”即是“有邰”)。其
地应在今河南偃师一带。那一带,也是帝喾时的首都,称为“西亳”(音“伯”)。公元
前26世纪,尧执政时,舜又把“有邰氏”封到“来”(其地在陕西武功一带)。这可能
是犹太人又自称“西伯来”(即“西亳来”人)的原因吧?“这一家族于公元前15至1
4世纪(夏代)开始西迁,经过几个世纪,于公元前11世纪达到中东。这和世界史上所
记载的犹太民族西迁在时间上也基本吻合。

    国内也有许多学者把中华文化和犹太文化做了比较,也发现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为
犹太人来源于上古中国提供了一个佐证。例如,从宗教信仰上看,人信仰上帝耶和华;而
中国人特别是在帝喾时代,对上帝的崇拜是特别虔诚的。“上帝”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
,而且是上古人民崇拜的神。帝喾的“喾”字,古读go,与英语的中的god(上帝、圣人)
相同。古籍《纲鉴易知录》中讲到喾时,说他:“帝普施利物,不私其身。聪以知远,明
以察微。顺天之意,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其色郁郁,其德巍巍。
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既执中,而偏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服从。”这嫣俨
然是上帝的化身,耶稣的形象。由此可知,在上古时代,犹太人的信仰其实和中国人的信
仰基本上是一致的。

                  颛顼死而复活与耶稣复活故事一致

                  宫玉海说,“死而复活”在事情,颛顼与耶稣身上都曾发生过。
    而据考证,在世界历史上,“死而复活”的著名人物只有颛顼;宗教史上也只有耶稣
一人。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么?《山海经.大荒西经》里这样记载:“风道北来。天乃
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稣。”

     宫先生解释说,“风道北来”是说传教者从北方而来(当指颛顼)。“天乃大水泉”
,“天”即“天方”,指西方。上古时中国人的方位称呼是:西方为“天方”(今天人们
所熟知的《天方夜谭》里的天方,即是西方),东方为“人方”;北方为“鬼方”;南方
为“兽方”。。“泉”指源泉。这两句话说的正是《圣经》中所说的大洪水的故事,是说
洪水是从西方发源的。“蛇乃化为鱼”,是指当地居民由蛇图腾转化为美人鱼图腾。“鱼
妇”按古音与“以埽”相通,“以埽”即以色列;“鱼妇”也可以看成是美人鱼。我国长
江中就有“美人鱼”(《梦溪笔谈》等古书记载),而美人鱼图腾是波兰人(即古籍中的
“亳人”)的图腾,犹太人也来自于“亳”,所以很可能也是以美人鱼为图腾的。这句话
是说犹太人从东方西迁之后,统一为以色列国,并由蛇图腾转变为美人鱼图腾。最后一句
则指颛顼“死而复活”无疑。宫教授说,《大荒西经》记载的地点在现今中国西部更远的
地方。

     这一段话语言虽简练,但所记述的内容明显是西方也就是中东地区的一段历史。因为
“颛顼复活”应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宗教课题,所以很可能当时就已成为人们庆祝的一个
盛大节日──复活节。对如此重大的事件,作为上古博物志的《山海经》一书有所记载也
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后来基督教中的“复活节”则很可能是以此为蓝本。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16: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耶稣并不是基督 耶稣教非基督教

    据宫玉海介绍,按玛雅历(玛雅人为古中国移民)及《外纪》等中国古籍的记载,黄
帝应生于5120年前(公元前3113年),10岁有国(封地),寿命110岁。其
子少昊在位84年,应为94岁以上;“颛顼十岁佐少昊”,20岁继帝位,在位78年
,享年97岁。

    以此来推断,颛顼应生于4946年前,卒于4849年前。也就是说,他生于公元
前2948年。宫先生认为,生于西方的颛顼,10岁到东方建立了自己领地,20岁继
帝位,30岁又往西方传教。

    人们所熟知的耶稣出生日期是公元元年,有人不禁会问:既然耶稣的原型是颛顼,但
他为什么与颛顼在时间上相差了近三千年?宫先生解释说,要搞清这个问题,先要弄明白
:基督教并非真正的耶稣教。耶稣是创立耶稣教(颛顼教)的人,也就是颛顼;而基督则
是一位名叫“叔达”的传教士。后世的基督教是在继承古代耶稣教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改
造形成的。

    他说,上古时代,政教合一,最高统治者也是天下教主,当然要负责创立宗教文化、
派人传教的工作。据中国古书记载:“舜举十六族”,“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使主后
土,以揆百事;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正因为政教合一,所以不能把“总揆百
事”(管理行政事物)和“布五教于四方”(到各地进行传教)截然分开。据记载,高阳
氏的“才子”八人中,有一人名叔达(又写作叔得、季达、子都)就曾在世界许多地方留
下足迹。宫先生说,他就是“基督”。因为“叔得”之“叔”古读为“基”,“得”也读
“督”;“叔得”也就是基督。“子都”的含义是“有德行的美男子”。他还说,后人可
能是为了“世济其美,不陨其名”,才在修建“九丘”以为崇敬和纪念。在这里已发现了
古代留下的七座金字塔(按《山海经》中的记载,应有九座金字塔即“九丘”),其中之
一的“叔得之丘”,就是为了纪念叔得(基督)而建。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名字也来源于
基督(叔达),这是印第安人带去的;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港口高七十多米的石像也是为纪
念他而建。

     另外,西方把基督奉为新教的创始人,并且认为基督是一位“有德行的美男子”,也
和中国古代所标榜的“子都”的内容也是一致的。其实在西方,耶稣的存在与否及生卒年
也没有搞清。公元一年左右,在宗教革新的浪潮中,耶稣教改为基督教(是为新教)。宫
玉海说,为适应世俗需要,宗教改革者在对旧的教义做了大幅度修改的同时,并把290
0多年前的往事拉到近前,此举为了抓住人们“事情发生的年代越近就越可信”的心理,
“新瓶装旧酒”,重新定义、重新解释了古耶稣教即“颛顼之教”的教义。
扶余──颛顼之领地和归宿

    《山海经》中有三处提到颛顼葬于扶余。《大荒北经》说:“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
,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九嫔葬焉。”《海外北经》说:“务隅之山,帝颛顼葬
于阳,九嫔葬于阴……”《海内东经》也说:“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
四蛇卫之。”宫玉海认为,上述说法应是比较可信的。他说书中多处提到的“附禺”、“
鲋鱼”、“务隅”、“凫余”之山,就在吉林省扶余县境内,其南北皆有松花江(北江为
松花江干流,南为第二松花江),北有长春岭,从地形上看就像一条大鱼。他说,这个地
名是从记音和记形两方面而来:因为它在松花江的拐弯处,因此叫“附禺”;它的地形像
一条鱼,渔猎氏族把它叫“鲋鱼”;鸟氏家族又把它叫“凫余”。

    他介绍说,上古时代实行氏族分工负责制,扶余人原是伏羲氏的一个家族,被派到今
黑龙江以北作“冬官”,即是“黑龙氏”(黑龙江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后来,这个家族
不愿意在这个寒冷的地方生活,私自违抗帝命,南迁到扶余县境内的松花江以南地区。为
了表示告别冬天,他们过了松花江就把一道山岭命名为“长春岭”,又在其西方修筑了“
长春城”居住。由于是“叛逆家族”,后来的扶余人老者仍自称“古之亡(逃亡之意)人
也”。这个家族离开后,统治者又把“华渚人”派到了黑龙江流域及北极圈内,即今之赫
哲人和爱斯基摩人。上古时代,伏羲氏定下了培养、选拔接班人的原则“一昭(东方)一
穆(西方)”、“一幽(北方)一明(南方)”,即生于东方者必须封于西方,上一代住
南则下一代住北,反之亦然。此举当是为了不断加强中央帝国对世界的了解和管理。直到
周代,统治者还遵守这个规矩,如昭王生于东,穆王生于西,是典型的“一昭一穆”。


                  按照这个规矩,生于西方分颛顼必须到东方来建自己的领地。中
     国许多史书都说:“颛顼十岁佐少昊”(少昊是黄帝之子,颛顼之伯父),“少昊孺
帝颛顼”,就说明颛顼十岁时即有领地。宫玉海说,大约4900多年前,颛顼受命到扶
余来建国(领地)。这使得一部分扶余人迁到现在长春市一带,他们把地名带到新址,就
是“长春堡”(长春市的前身,以此推断,长春历史已有4900多年了)。

    另据《扶余县志》和当地考古资料证实,当地发现了五六千年以上的古墓葬群,从新
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均有文物出土,其中还有黄帝时代的彩陶。但是,由于缺乏与历史研
究相结合,并没有确定出其具体归属。这会不会就是颛顼和扶余人留下的呢?

    世界著名神学家、德国的霍尔根.凯斯顿在其《耶稣在印度》一书中坚信:耶稣“复
活”之后,经过克什米尔逃到了印度。宫玉海认为,耶稣(颛顼)“复活”后回归东方是
可信的,但不是到了印度。因为他“复活”之后最大的可能是回到中国。因此《山海经》
中所说颛顼葬在扶余(故国),也是完全可能、并有迹可寻的。另有一些古籍记载,颛顼
死后葬在“濮阳”,传统观点认为是今河南省的濮阳。宫玉海说,“濮阳”应为“濮水之
阳(南)”,也就是将扶余地方。因为扶余的北松花江,在《山海经》中原叫“濮水”

                  (有卜奎地名为证),“濮阳”就是““濮水之阳(南)”。这和《
山海经》中的记载也是一致的。

                  “圣诞节”应为“众圣之诞”

    现在基督徒们所普遍过的12月25日“圣诞节”,到底是不是耶稣诞辰之日呢?


    宫玉海教授认为,耶稣(颛顼)的诞辰有可能是在12月25日,但更准确地说,“
圣诞节”不仅仅是“颛顼之诞”,更应是“众圣之诞”。据了解,西方对这一天到底是不
是耶稣的诞辰之日也还没有搞清楚。我国一些专家则认为,现行的“圣诞日”是后人推定
的。宫先生解释说,按上古时代的习俗,“仲春二月令会男女,是时也,奔者不禁。”在
男女相会中,即会有“无夫而生子”(没结婚而怀孕)的现象,而且在当时视为合法。另
外,根据古代的优生优育法,男女一般也在仲春二三月间结婚,因为为仲春季节,大地回
春,阳气上升;女子怀孕后所生孩子一般智商较高。九个月后,一般在农历十一月前后生
子,这段时间是为生育的旺盛时期,古时的圣人就多出生在这段时间里。正因为前后延续
一段时间,所以世界各地的“圣诞节”并不统一,而是从11月末到来年1月中旬的都有


    至于给孩子们送礼物的“圣诞老人”原型,宫玉海也有新说:地处北极圈附近的格陵
兰人,基本是赫哲人(爱斯基摩人,按古音可读“赫哲”)。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代替扶余
人为“冬官”的“华渚人”。现在西方学者也认为“圣诞老人”和白雪公主是格陵兰人,
而格陵兰人即是中国古籍中所记载的“丁令人”。

    宫玉海说,这些身为“冬官”者规规矩矩听命于中央帝国,在北极圈地区生活。但按
规定,每年冬天他们都要赶着驯鹿拉的车,给作为“天下共主”的中央帝国统治者进贡送
礼。后来,因为各种条件所限(强大起来的丹麦、英国人等半路打劫),本该送给中国统
治者的礼物截下。后来,这段往事中的格陵兰人逐渐演化成今天专给小朋友送礼物的“圣
诞老人”。由于年代久远,“圣诞老人”的故事,中国人已经淡忘了。
发表于 2007-5-5 22: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那个。。我来过了
发表于 2007-5-6 16: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过了,只能说没晕倒,是我的本事
发表于 2007-5-6 19: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过,活过,爱过
发表于 2007-5-21 21: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看了题目,那么老外还是在给俺们中国人磕头崇拜呀,嘿嘿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4: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古真是一个充满了神秘和吸引力的时代呀
发表于 2007-6-12 22: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山不是堆的
飞猪不是吃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6-13 13: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雪堰桥 于 2007-6-12 22:18 发表
雪山不是堆的
飞猪不是吃的


哼哼哼哼,小心我炸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爱在华师大 ( 曾经也有备案 )

GMT+8, 2025-1-18 16:06

广告与合作请【联系我们】

© 2007-2025 iecnu.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