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华师大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6821|回复: 6

转载:关于读研读博的一些感想 --- 哈工大计算机系刘挺博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31 23: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转载说明:刘挺老师是我很佩服的业内人士,他博士毕业曾经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做过几年的研究员,后来回到哈工大教书育人。
刘老师对于读博读研的评价很中肯,值得一看
*/
关于读博士的一些感想
http://blog.sina.com.cn/tliu7221
虽然还不是博导,不知不觉中门下已有10位博士生,深感责任之重大,战战兢兢,唯恐误人子弟。最近在学校的BBS上博士生们对学校对导师颇有微词,纷纷诉说读博士的艰辛,我也想谈一谈我最近对博士生培养问题的思考。

读博士确实很不容易,我1995年到1998年在哈工大计算机学院读博士,当时的条件比较艰苦,我的导师已经处于退休返聘状态,而且常去香港做客座,实验室里总共3-4个学生,没有研讨的环境,硬件设备多年不曾更新,我在毕业时使用的仍然是一台386,实验室不提供上网环境,查资料需要到北图,去一次背回来一堆资料,偶尔从别的实验室搞到一点国外比较新的会议论文集,如获至宝。我读博士的最后阶段在我的记忆中绝非愉快的经历,当时我已经结婚,微薄的收入让人感到拮据,等待论文录用通知的焦急心情和整理最终博士论文的莫名压力都是很折磨人的,亲戚朋友时常询问我何时毕业,询问中满含同情,因为他们觉得我似乎半辈子都已经花在读书上了,成天忙得昏天黑地确实可怜。

现在的博士生们和我当年相比,有一些苦恼增加了,比如毕业论文的要求升高了,而国内一级刊物的录用难度比我们当年还大;也有一些苦恼减轻了,比如有了互联网,查资料太方便了,而且可以请教网络上的高手,包括直接和国外的学者交流。还有不少苦恼没有变:贫穷(和已经参加工作的同学相比),迷茫(包括对研究工作的迷茫和对未来出路的迷茫),失落(获得的尊严暂时和自己的年龄与能力不相称)。

读博士这么苦,为什么还要读博士呢?在博士生中间,读博士的动机差别是很大的:有的人为了拿一个学位将来好在高校里继续当老师,在职博士大多是这种想法;有的人是为了换专业,从机械等不太热门的专业或者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拿到硕士学位后开始读计算机的博士;有的人是要换学校,本科硕士阶段哈工大一直是自己的梦想,读博士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能不能读下来暂且不论,能进入哈工大的门槛就是胜利;有的人是为了父母读博士,往往工大自己的子弟有这种倾向,父母望子成龙,儿女肩负父母的期望走上了读博士的道路;有的人读博士的目标比较模糊,是靠着一种惯性,如同入队入团入党一样稀里糊涂地读完硕士就读上了博士。最后一种,凤毛麟角的,是喜欢研究,也善于从事科研工作的,这样的人只要不受别人抱怨之声的影响,是可以很顺利地比较愉快地拿到博士学位的。

硕士入学难,毕业容易,是人人可读的。博士则不同,它需要你调动多年积累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在学习期间针对某一课题,往往是人类不曾解决的具有充分挑战性的课题独立思考解决方案,在完成课题的同时实现自身能力的全面飞跃。搞研究的人必须是聪明人,有的同学的确笨一些,思维不够灵活,不能触类旁通,这种只下笨功夫的人读硕士做工程没有问题,读博士就比较难了,要产生质的提高,是需要一定的先天资质的;有的同学基础太弱,写一篇文章逻辑不清楚,语句不通顺,文字全是网络语言,错字连篇格式混乱,英语阅读困难,口语更困难,数学基础不好,计算机算法知识不扎实等等,如果你有一两项短腿可以在博士期间弥补,但如果多项短腿,到博士阶段再补确实有点来不及了。有的同学天性好动,就是坐不住板凳,他们善于交际,杂事很多,心总是静不下来,他们应该去做行政,做管理,做市场,如果强行改变天性做研究是不明智的。

因此,我劝博士生同学们,首先要想一想自己的动机是什么,自己的基础怎么样,博士是培养高层次的科研人才的,不要把它看成一个人人都应该得到,都能够得到的美丽光环,应该把它看成多条人生道路中的一种,对照自己的条件冷静地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读博士。如果自觉不适合,我建议同学们不要读,已经读上的如果时间还不长应该果断退学,想开了没有什么丢人的,美好的生活可能正在等待着你,青春不用浪费自己不喜欢,也不适合的工作中。

同学们对导师的抱怨较多,目前学术精湛,又有很多时间和你一起讨论的导师实在太少了。现在的老师们压力也非常大,故意偷懒不指导学生的导师或许有,我还没有见到,大多数导师太忙了,他们要忙着跑课题,干课题,验收课题,忙着管理实验室的杂务,忙着参加大大小小的答辩会,忙着讲课,很多老师身体透支,实在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学生们经常研讨,特别是近年来博士生扩招,每个导师平均带10个以上的博士生,这个比例就决定了导师无法充分地指导学生。另一方面,由于导师太忙,或者说被迫地瞎忙,导师的水平不断下滑,尤其是在计算机这种发展速度很快的学科中更是如此,部分导师只知道一些宏观的概念,而不了解研究的细节,他们脱离了研究第一线,抓不到博士生的痛点,实在是想帮忙也帮不上。因此,我看选导师能够选到学风正派,真心培养学生,能够为学生创造各种研讨和学习的环境,在博士二年级后能够主要让学生做一些基金项目而不是一味干工程的导师就不错了,不必苛求。导师指导的不充分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有利的因素,在这种条件下确实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生真得到博士学位了,比倍受导师关照的学生更有独立工作能力。读博士关键靠自己,我想国外也强不到哪里去,我认识一个MIT的博士生,导师是大名鼎鼎的乔姆斯基,也就是一个学期师生见一面聊一聊。国外的名导师的长处是对国际上的研究动态更敏感,能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国际学者。

很多同学抱怨学校学院对论文的要求太高了。高和低都是相对而言的,相对我们学院目前的博士生培养能力和生源质量来说确实高了,比如有的老师自己都不曾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过论文,而要求学生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当然困难了。学院提高毕业门槛的初衷是好的,是要保证哈工大博士的质量,但是目前毕业周期太长,很多优秀的硕士毕业生不在本院读博士了,很多外校外专业的同学考进来,这些同学的基础弱一些,需要先花1-2年补基础,这样毕业时间就更长,整体毕业时间越长,大家越是不敢赌博士了,生源就越差,久而久之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其实,对于很多优秀的计算机专业硕士来说,如果他们读博士的话,即使是现在的毕业标准,他们也能够在3-4年达到,特别是硕士博士在同一个研究方向上工作的同学更是如此。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对科研的兴趣,兴趣增长的地方,压力就会被化解。我读本科的时候对计算机一点兴趣也没有,苦闷得很,后来我在家里的墙上贴满计算机的图片,天天暗示自己喜欢计算机,那时没有充分的上机时间,恰好我父亲借给我一台PC1500,比计算器大不了多少,只能编写BASIC程序,我就成天玩,还用它编写了俄罗斯方块让我母亲玩,从那时开始对计算机真正有了兴趣,那已经是大学三年级了。硕士一年级的时候我在PC机上写程序,由于对汉字系统不熟悉,我也不喜欢问别人,有2-3个月的时间,我一个人在实验室里苦苦捉摸,摸不着门径,常常死机,但是兴趣非常足,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就通了,那时的日子真的很快乐。从我的经验上看,研究的兴趣一定是可以培养的,总想着毕业这个目标是不行的,好好体会研究的乐趣,象猜谜一样提出你的见解,如果验证结果是对的,成就感会是对你的辛苦的最好补偿。除了研究本身的乐趣外,开学术会议的乐趣也是非常大的,会议往往在倚山傍海风景如画的地方举行,喝着咖啡,和慕名已久的学者们切磋一下学术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啰里啰唆,感慨不少,读博士是苦的,先想想有没有必要吃着份苦,如果你的确有志于此,请你甘受其苦,苦中作乐吧。

[ 本帖最后由 beny 于 2008-11-2 20:5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17: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没有读书人

这么个有深度的帖子居然少有人气,而那些水帖却一时喧嚣,对比一下就知道这儿没有几个读书人。
谈笑无鸿儒,往来多白丁...........

[ 本帖最后由 beny 于 2008-11-3 22:13 编辑 ]
发表于 2008-11-2 21: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台乃高人,交大的博士吧?博士的知识要求实在太广,貌似普通人不会读,会读的估计也不上这论坛。。。。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11-2 22: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HOHO猪 的帖子

不好意思,我不是博士。对我来说,读博士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太高。
不过,我工作中认识很多博士,其中有一些是从海外回来的,例如CMU / UCLA,也有从新加波、香港回来的。
总的来说,海归的博士确实要比同行高出一截---小海龟另说了。
我的导师是博导,所以我跟同门的博士接触也比较多。
国内读博的两类情形居多,一种是为了留在高校(科研院所),或者已经在高校(院所)了但是为了评职称。另外一种则是真的喜欢学术、喜欢钻研。
很多人对博士有误解,恐怕更多地是一种情绪化表达吧
发表于 2009-8-28 00: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际遇]: kinglongguo在路边摆摊子, 本日赚到金钱5.


考上硕士再说。嘎嘎。
发表于 2009-9-5 18: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爱在华师大 ( 曾经也有备案 )

GMT+8, 2025-1-18 15:48

广告与合作请【联系我们】

© 2007-2025 iecnu.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