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是说点什么吧,三个戏我看了俩个半,第一个戏我就看了一半。总体上看,要比中山北的四出戏要成熟,制作也相对精良,演员实力上也可以说是略高一筹,这一点我觉得中山北的同志们还是应该看到自己的不足。正如同我当年学素描的时候老师一直说“形不准”一样,“点不细”似乎是所有7部戏的通病,甚至于在罗老师眼里,相约是一部很粗糙的作品。
陈薪伊在商鞅的导演阐述中说道:“话剧之所以叫话剧其最核心的东西是台词,而台词的最大魅力在于其背后的潜台词。”我觉得这句话一道破了我们所有的不足。尤其是《心经》这个戏,几乎没有水词,大部分都是具有逻辑性的台词,所以,这就要求演员和导演都对台词有深入的研究和剖析,从台词中找节奏,找情绪。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所有的7部戏都做得不够好,从我自身来说,对相约的台词功课也没有做到位,坐排阶段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而小罗老师说的“点不细”和粗糙我想大部分都集中在这个问题上。从对相约和《恋爱中的商鞅》对比的结果来看,小罗老师和我的演员们给我上了很生动的一课。
对于舞台节奏的把握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整体节奏上的轻重缓急、起伏错落都显得欠缺一些,台词都说得有点偏快,好像都急于将戏演完一样。这就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台词不清,有时候甚至听不清演员到底在说什么,难怪观众会对演出产生情绪。闵行的第三个戏是个带有音乐剧风格的戏,这一类戏的节奏在音乐的衬托下其实是很容易表现的,但是,整体上的节奏感还是不强。一是演员的肢体和走位还应该更深入的探讨,这些节奏是否和台词在一个节奏上,否则会出现相互影响的情况;另外,对于音乐的节奏感也是个重点,音效不止是放给观众听得,也是放给演员听得,怎么将演员和音效融为一体也是个很重要的功课。
闵行的演出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对舞台效果的把握不够准确,事实上这也是导演的问题,灯光音效怎么接,怎么收,演员怎么和工作人员配合等等。譬如第一出戏的结尾,没有音效也没有灯光的变化,观众完全没有意识到这里是结尾。最后一个戏也是,结尾应该是十分高潮的,可是音效没有起到推动作用,使观众的情绪没有随着戏的大团圆结局而进入高潮,以至于谢幕的时候有些冷场。
其他还有不少小问题,不过我觉得剧组可以自己总结一下,毕竟新人居多,诸如音量、普通话、灯光音效的感觉、形体之类的问题。新人们的进步是让人可喜的,但是今后还需要更多的历练,有机会多关注多接触一些专业戏剧的东西是能够带来很大提升的,大家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