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华师大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2044|回复: 2

夏雨诗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6 22: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缪克构
   
    1993年初秋的一个夜晚,天气尚有些闷热,我走出寝室,穿过丽娃河,来到第一宿舍,怯生生地敲响了某个房间的门。听到一声洪亮的“请进”后,我走进了房间。里面的情形却吓了我一跳:这里好像刚刚结束了一场热烈的讨论,烟雾缭绕、烟蒂满地,泛黄的蚊帐和墙角的空酒瓶,蓄着长发或理了光头的人影憧憧,这一切似乎正符合初出茅庐的我对诗人学长们的想象,但我还是忍不住吃惊。这是我与夏雨诗社的唯一一次接触。1995年初,一直安排给中文系男生住的第一宿舍被拆除。接着,传来消息说,闻名全国的夏雨诗社自行解散了。
   
    回顾华东师大校园诗歌写作的历史,夏雨诗社无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篇章,它成立于1982年5月,社长和主编为李其纲。在第一期的《夏雨岛》诗刊中,发表了李其纲撰写的《夏雨,年轻而执着——代发刊词》,以及著名诗人辛笛的《献给夏雨》。从1982年5月成立到1995年上半年自行宣布解散,夏雨诗社出有社刊《夏雨岛》共15期,以及副刊《归宿》,铅、油印诗集《蔚蓝色的我们》、《再生》、《盲流》等。网络上流传甚多的姜红伟所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校园诗坛历史备忘录》中提到:“华东师范大学夏雨诗社成立于1982年,社长为宋琳,成员有张小波、于奎潮、李其钢、徐芳、张黎明、陈鸣华、于荣健、林锡潜、郑洁等114人。”这个说法影响了很多人,但实际上事实并非如此。在后来我与姜红伟的一次通话中他说到,实际上他手上拥有的《夏雨岛》是第二期的诗刊,根据书中的署名他得出上述的结论,实际上已经是随着78级大学生的离校、诗社换届以后的事情了。
   
    十多年来,夏雨诗社人才辈出,出现了李其纲、宋琳、徐芳、张小波、旺秀才丹、余弦等一批优秀的诗人,夏雨诗社也以其独特的姿态在全国高校乃至整个诗坛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这里集结了一大批热爱艺术、热爱诗歌的年轻人以外,更重要的是,它与新时期诗坛“城市人”这一写作流派的形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宋琳、张小波和复旦的孙晓刚、李彬勇四人合著的诗集《城市人》,1987年由学林出版社出版,影响深远。)宋琳的诗被批评家们称为“显示出典型的‘学院派’写作特征”。的确,宋琳的诗歌较早地开拓出现代城市文化视野,在“城市与人”的主题下更新了诗歌的某些知识结构,并呈现出学院式写作的重智性、重技巧、重规范的特征。他在198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尤其是他对诗歌技艺操作规范的追求,成为此后一届又一届校园诗人学习的榜样。宋琳和另一位留校任教的诗人徐芳,对华东师大校园诗歌写作起到引领的作用。诗人张小波的诗歌更多展现身处都市的现代人的复杂心态,零碎拼贴的城市意象,新奇杂陈的词汇,明显折射出诗人的焦虑之情,也有美学上的独特效果。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城市逐步步入经济发展的轨道,华东师大地处上海,有七成以上的学生来自异地,他们要在这里度过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转型期,可以说,“外省青年”对都市的感性触摸,诉诸直觉甚至官能上的某种隔膜与排斥感,成为自此以后校园诗歌写作的一大主旨,而这,本来就是“城市与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这一时期是夏雨诗社的又一高峰时期。以陆晓东、余弦、陈哲、江南春等为代表的夏雨诗人们,在城市诗的写作中确立了美学上另一重要的风格:抒情、典雅的风格,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人类灵魂的彼岸世界,形而上、个人化的诗思多了起来,我想这与社会的某种大环境转变有关。华东师大校园是极美丽的,围墙隔出的宁静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安置个人情感或逃避所谓“世俗”的平台。他们的诗歌受到中国古典诗词和俄罗斯诗歌的影响,在总体语言风格上呈现出纯净、明朗、抒情的特征。陆晓东的诗充满了忧伤和怀旧的色彩,他孜孜不倦地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他的诗歌热衷指向人类灵魂和生命本真的归宿。在余弦的诗作中,世界是陌生、无序和不可理解的,人无法稳定地把握自身的存在,他的诗通过对现实世界的不断怀疑,持续地追问那更高的存在。综观之下,这时候的创作实绩丰盛,许多诗人除了在社刊上发表作品外,还成为较有影响的文学刊物如《上海文学》、《萌芽》、《飞天》的作者。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中国诗坛在经历了一些变化之后,显得颇为低迷、杂乱、彷徨,这时候人们常常提到的一个词是“废墟”,反而是这批校园诗人,有比较坚定和自觉的行动,他们也因此备受瞩目。曾经担任夏雨诗社社长的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当年对夏雨诗人的创作做过较为准确的概括:“新一代夏雨诗人正是通过对这片废墟的否定的理解,从而将关注的目光和对象转向了人类精神的归宿和生命超越有限的可能。他们试图在缺乏文体结构的文化空间里,重新创造出超越现象世界、具有鲜明的形而上指向的诗歌文本。在这其中,一种人学尺度正在复归。”(《在语言的湖边洗涤》,《夏雨岛》第十四期)。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包括华东师大在内的众多校园诗社纷纷宣告解散。夏雨诗社解散后,华东师大的校园诗歌写作趋于沉寂。当然,写作者并没有绝迹,但像那样集合的群体再也没有出现过,后来者更多地是以个人的身份搞创作,他们仍然在孜孜不倦地进行艺术探索,他们中的志同道合者也自印过一些集子,还建设过网站,悄无声息地坚持着。群体宣言和相对统一的美学风格已经不可能成为这些写作者的追求了。从诗歌本身来看,这些个体体验的书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突出了诗歌的叙事性特征,单纯抒情的风格不再得到延续。曾经辉煌的夏雨诗社留给后来的诗歌写作者的,恐怕只是一种模糊传承的身份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22: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哎,追忆一下那个群星璀璨的年代吧~
哦,永远的夏雨~~
发表于 2009-2-20 21: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LZ是新人还是MJ?N久以后上来发现多了位文艺青年。葱白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爱在华师大 ( 曾经也有备案 )

GMT+8, 2025-1-18 17:59

广告与合作请【联系我们】

© 2007-2025 iecnu.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