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这对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无疑更加大了心理压力。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每个人的切身问题。
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执行主任费立鹏研究员认为,精神问题和自杀(通常为精神疾病的结果)是中国地区最重要的一类疾病。中华精神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世界精神病学会分类与诊断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发言人之一陈彦方教授强调,中国人心理问题的范围实际比自杀要宽得多,如失学、下岗、婚姻问题等引起的各种心理问题等,其人数是精神疾病和自杀人数总和的10倍以上。
今年举行的亚洲精神科学高峰会披露,估计中国目前抑郁症患者超过2600万,但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相关药物治疗。
费立鹏研究员报告,目前有超过5%的中国人口(6600万)患有精神障碍(心理疾病),全国每年在综合医院急诊治疗的、企图自杀的病人至少100万;他们中绝大部分没有接受过心理咨询、心理评估或精神科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的数字是:目前中国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在2~3亿。他们推算,中国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到疾病总负担的1/4。
陈教授介绍说,中国的情况与世界其他地区没有显著差别,名列前三位的心理问题依次是:抑郁(忧郁)、焦虑、失眠。中国人患抑郁症、焦虑症的人数分别占到总人数的5%,而在抑郁症患者中,会有10%~15%的人自杀。患失眠症的占到总人数的4。2%。至于患有普通抑郁、焦虑和失眠的人,就更可观了。陈教授给出了一组合理的估计数据:中国人一生中有过抑郁的人占到30%以上,焦虑的占到30%以上,失眠者则在42%以上。
在地域上,中国人的心理问题有南北差异,北方人主要是饮酒问题,南方人是吸毒问题。北方人酒精成瘾问题严重,与北方气候寒冷,人们养成了饮酒御寒的习惯有关,也与酒文化有关。日本人、韩国人由于工作压力大,加上下班去饮酒的文化,酒精成瘾的现象比中国还严重;相比之下,我国白领压力大、失眠时,多选择吃些安定药等药物。
陈彦方教授认为,中国患心理问题的人数可能还会不断增加,尤其是中国经济正在转型,给社会带来巨变,人口流动、都市化、紧张的工作环境和独生子女家庭等,都会增加人们的心理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