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华师大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7986|回复: 0

第321期,关于交流生的话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4 18: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校园 开启我们的新视野——解读 “交流生”
    不久前,我校举行了一场属于交流生的中秋座谈会,与我校缔结姐妹学校的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交流生汇聚一堂,场面很是热闹。
    记者了解到,为了贯彻落实我校“十一五”期间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一致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2006年以来教务处确立了“本科生跨国、跨校交流工作”在学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和定位,使得“第二校园”深入人心。
    2007年,我校第一年实施交流生项目。

四年体验两种大学生活
      去年赴山东大学参加交流的历史系王同学,她最大的感受就是两所大学不同的学习氛围。在课程设置上,她觉得山东大学的课程安排较轻松,自由的时间也更多,而师大则胜在专业选修课上,跨系修读专业选修课,学分可以互相充抵,有着更大的选择空间。四年内能够体验到两所大学不同的学习生活,聆听到更多教授的讲课,这使王同学感到很高兴。
    不同的大学,不同的地域,学习氛围、学习方式不尽相同。远赴中国政法大学交流的樊同学感慨不已,自言感受到了综合型大学和专业型大学的巨大差别。在师大,不同院系,各有特色,而在中国政法大学,几乎所有的专业都有法学的烙印,这对一个学新闻的学生来说,有些不适应。
    对于那些来师大交流的学生,他们的感觉又怎么样?本科生公寓16舍5楼的几间寝室中,住着来自国内三所高校的交流生。问及他们对华东师大的学习生活是否适应时,他们一致认为华东师大校园环境优美,而且与他们母校相比,这里的人口密度不大,教学条件和公共设施齐全,很适合安心学习。山东大学的交流生林祺认为,交换生计划给了他一个广阔的视野和一个巨大的舞台。虽说是电话连线,依然掩饰不住他回忆在师大学习一年的快乐体验,“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在《大夏之声》的工作,最充实,小到分发报纸,大到参与采写排版,都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还有另一种“交流生”,也值得一提。刚开学,中文系迎来了40名2007级(现大二)新生。他们通过了我校插班生考试,从上海市其他高校转入我校,拥有我校学籍,将和师大学生一起度过今后的本科时光。姚同学,上海理工大学考入我校中文系,从理工大学转入师范大学,从日语专业转入中文专业,尽管还有很多不适应,但她表示喜欢这样的挑战,班级同学也都很热心帮助她这个插班生。
跨校收获异地友谊
      王同学更大的收获在于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不仅有山东大学的同学,还有同样去山东大学交流的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同学。
    山东大学是最早倡导三种经历(本校学习经历、外校学习经历和社会经历)的大学,其中,就包括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山东大学的交流生王敏超认为,交流生是两所高校的桥梁,传递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多元文化。特别是对于促进两所高校的长远发展有重大意义。
    “我的寝室空间很大,住的人也不少——八个。苦吗?不觉得,我反而感到庆幸。身边的同学很热情,选课、备考、买网卡、出去玩、吃东西,我从我可爱的室友那里得到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信息,而是真挚的友谊——是结伴出游的畅快,是相约聚餐的亲密,是集体卧谈的随意,更是离别时的祝福和令人惊喜的礼物。”丁辉的2007年是在中国政法大学度过的,回沪后,他在自己的日志中,写下了《塔楼501的友谊》,以纪念这段美好的岁月。
    “我原本只想要一张枫叶,当我走近时,你却给了我整片枫林。”王宇理,家住上海的中山大学交流生。问起这段走出家乡求学又回到家乡交流的有趣经历,她用这个比喻来诉说跨校交流带来的收获。

交流机制还在成长
    由于跨校交流计划在我校还刚刚起步,尤其在规章制度上,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选课系统。虽然学校允许交流生跨年级、跨院系自由选课,然而,学院一般不允许学生选修其他院系的课,交流生只好通过校教务处选课。繁琐的手续,既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困扰,也给学校对于交流生的管理带来了麻烦。再者,学分转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同学校在学分计算上规定不一,这也影响到交流生返校之后的各类评奖。今年赴中山大学交流的陶同学反应,因为跨专业选修,学分要打折扣,所以返回师大后很可能面临补学分的尴尬,这让她很头痛。
    我校参加国际交流项目的同学也碰到过类似问题。美国迪斯尼课程与实习项目参加者王同学,回国后要补上所有的专业课。国外培训课程属于自费,同时国内学费也不减免,加在一起,这笔开销可不小。
    我校教务处副处长陈灵犀接受采访时,提到如何在组织上、机制上以及财经上支持“本科生跨国、跨校交流工作”,以实现学校“十一五”本科生国际交流的目标;如何调动院系和教师开展“本科生跨国、跨校交流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学科及教师与国(境)外大学已有的合作基础,为学生搭建经常性的、有组织的国际交流的平台,已经提到了我校加强本科生跨国、跨校交流工作的日程上来了。

国际交流进行时
    与日渐成熟的跨校交流项目相比,我校参与的国际交流项目也在逐步展开,2007年我校学生参与的国际交流实习的人数合计达140余人次。其中,既有校际合作项目交流生,又有中国大学生外国访问团,还有留学、夏令营、海外专业实习等各种项目。
    曾经在美国蒙特克里尔州立大学交流的几位商学院学生,很有感触“美国教授的思维天马行空,下课后,学生不仅要自学基础原理,还要去图书馆找案例辅助。在图书馆废寝忘食是常有的事。”
    教务处副处长党远鸿指出,派往海外交流的学生不仅外语水平要过硬,而且要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他尤其提到美国迪斯尼实习项目,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学校也创造了一些便利条件,比如在相同学分下,内容相当的课程可以冲抵专业选修课甚至是专业必修课的学分,解决了不少同学的后顾之忧。
    中文系04级赵婷婷曾参加过美国带薪实习,这次经历,让她“学会用个人的名义思考,以成人的思想选择并且工作,以选择的名义迅速成熟。”
面对全英语环境,专业不对口的陌生行业,以及没有多少女性同事的办公室,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情况下,她就参加了人力资源部组织的经理级培训,全公司1000人中只有15人获得这样的机会。
     赵婷婷坦言:“三个月说长不长,但却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成人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爱在华师大 ( 曾经也有备案 )

GMT+8, 2024-11-21 21:15

广告与合作请【联系我们】

© 2007-2024 iecnu.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