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雪山飞猪 于 2009-10-17 12:15 编辑
質勝文則野——質:樸實、自然,無修飾的。文:有文采的,經過修飾的。野:粗魯、鄙野,缺乏文采。
文勝質則史——文:文飾。質:樸實。史:言詞華麗,有虛偽、浮誇的意思。
質樸多於文采,就像沒有文化的人,流 ...
锦瑟 发表于 2009-10-16 23:29 
文和质是中国古代文学评论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文”指外在表现,“质”指内在品质。比如《文心雕龙》里就是从上述概念出发去论证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我百度了一下你那种解释,ms挺普遍但源头好像是高中教科书,这种解释实在有待商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