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华师大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197|回复: 4

大学毕业后你对母校还有感情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8 2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学毕业后你对母校还有感情吗?
民调显示当下青年对母校印象变了

在描述对大学母校的印象时,除了留恋和感恩外,“失望”、“和想象中不一样”、“没感觉”、“可算离开了”等词汇的使用率也相当高。


毕业后你对母校还有感情吗?


“留恋在学校里同甘共苦的朋友,但对学校的感情不是很深。”在近期中国青年报的调查(1146人参与)中,有网友这样留言。


面对“你觉得大学毕业之后自己和母校还有关系吗”的提问,回答“毕业后就没什么关系了”(35.3%)和“说不清”的就占了49.0%,而“一直在关注母校发展”的占51.0%,两种声音旗鼓相当。


“记得当初我们上学那会儿,有句口号叫‘今天我以北大为荣,明天北大以我为荣’。”黄先生告诉记者,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他就考上了北京大学,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下子就回到了北京,别提多自豪了。后来毕业分配工作,一直到现在即将退休,4年的大学生活都带给他不少荣耀。“那个年代,只要一提起是大学生,还是北大的,大家都会很尊重。何况,我这辈子赖以生存的看家本事就是当年在大学里学的。”


北大百年校庆,黄先生特意请了一天假,带着正在上高中的女儿一起,回到母校参加校友活动,逛逛校园、看看老师,再和当年的同学一起抚今追昔一番。“我们同学啊,到现在都还一口一个北大的,真是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了。还有那些老先生(老师),也跟自己家里人似的,多少年之后再见面还是觉得特亲。”当时,老同学们拉着黄先生的女儿一个劲儿鼓励:“努力努力,回头也考北大,跟你爸当校友。”


2000年秋天,小黄考上了另外一所知名大学,现在也已经毕业了。同父亲的自豪不同,每次说起老爸对母校的感情,她却是一脸的不理解:“至于嘛,不都毕业那么多年了。”


在小黄和她的同学们看来,自打拿到毕业证那一刻起,自己就跟学校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了。“我交学费,学校交给我知识,天经地义,没什么可感激的。况且,我也没觉得我学到了什么有用的东西。”刚走出校门那一段时间,只要一提起自己的母校,小黄总是以“我们那烂学校”开头。


“我从来都不以母校为荣。”小黄说。


有这样感觉的年轻人并不是少数。调查显示,在描述对大学母校的印象时,除了留恋和感恩之外,“失望”、“和想象中不一样”、“没感觉”、“可算离开了”这样的词汇使用率相当高,甚至16.2%的人干脆用了一个“烂”字来形容。


让老一辈大学生留恋终生的大学校园,为什么在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眼中变得如此不堪?


调查中,有31.3%的人认为“教育产业化让自己有被盘剥的感觉”,25.1%的人觉得“升学、就业的压力导致自己和老师同学交流变少”,17.8%的人觉得“老师教课心不在焉”,17.2%的人则明确地说“母校不再有母亲一样温暖的感觉了”。


“从我自己的调查来看,这些年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情确实存在越来越淡的趋势。”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学者熊丙奇说。


熊丙奇认为,从大的意义看,学生对母校的感情就是对教育的感情。中国的高等教育分解在1000多所高校中,学生在这1000多所高校中能学到什么、感受到什么样的学习氛围、遇到什么样的老师,都会影响到学生对母校、对教育的感情。


“目前的教育让学生对任何人都淡漠,都功利。”熊丙奇认为,我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让孩子只关心自己,只会享受父母无偿的关爱。“因为我们的教育一直都在告诉孩子,只需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他认为,现在的教育中普遍缺乏对做人、处世的教育和责任心的培养。这种淡漠造成整个社会的功利心态。


熊丙奇分析说,目前看来,在基础教育阶段,联系学生和家长的就是钱、分数,在高等教育阶段,联系学生和老师的就是课时、就业率。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联系。


“这些年,受教育产业化的影响,高校的学费越来越高,扩招后师资力量反而不足,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也不再像以前那么精细。再加上高校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更加让学生感觉不好。从2002年以来,官方发布的高校就业率保持在70%,那就意味着每年至少有30%左右的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他们对母校怎么可能有好的印象?”


“学生对学校的感情更多来自老师。”熊丙奇说,现在不论是对本科生还是对研究生,很多老师上完课就走,跟学生的交流越来越少。不要说教学生做人,就连最基本的教学都很难保证质量。


过去的大学生对母校有感情,是因为对老师有感情。现在的学生回母校就是为了同学聚会,甚至在同学聚会的时候都不会邀请当年教过他们的老师。


“因为很多大学生都觉得在大学里没有遇到真正的好老师,没有从老师那里学到什么。”熊丙奇说。


有一位作家在给《大学有问题》一书作序时曾说:“让我们回忆一下自己读书期间所遇到的教师,有多少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多少值得我们钦佩?我接触过不少做人做事都很成功的人,他们都会谈到自己曾遇到好教师;我还接触过另外一些人,他们在回忆过去时,总觉得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得到好教师的教诲。事实上,我们国家能够永留学生记忆中的好教师,真是太少了,按照我的不大完整的估算,不到总数的5%。”


对于5%的说法,曾有人指责这位作家只是估算,并不是“科学的调查”。“结合我的所见所闻,再估算一下,大学里,真正的好导师,今日绝对不超过总数的5%。”熊丙奇也对这个说法表示赞同。


记者了解到,某发行量不小的报社曾在教师节前搞了一次“回忆我的母校”征文活动。让组织者没想到的是,该征文发出一个月后,只收到了5篇来稿,让人哭笑不得。


“不以母校为荣,就不会以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文化环境为荣,也就没有了根。”熊丙奇说。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1-8 23: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1-8 23: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1-9 09: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意思我没懂
呵呵
发表于 2008-1-9 13: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起生活四年的室友怎么也是有感情的
不过对学校么,把我们关在闵行那个地方,没人管没人睬,实在提不起感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爱在华师大 ( 曾经也有备案 )

GMT+8, 2025-1-20 07:08

广告与合作请【联系我们】

© 2007-2025 iecnu.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