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华师大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3437|回复: 0

《初潮》:基础教育带来了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8 10: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牛头人 于 2010-4-28 11:00 编辑

上周看了一部电影《初潮》,虽然我一看到这个题目就想到《绝经》,接着又想到了最近看的《21世纪性爱指南》,但最终,究竟,然而,它还是一部记录学生生活的纪录片。类似的纪录片我以前看过的有《幼儿园》,和《幼儿园》相比是一部略显粗糙的电影,它讲述的是一所上海的小学校园里一帮孩子们在一段短时期内成长的故事。电影拍摄于2009年,是时,中国的课改已经走了好几轮(轮奸的轮),上海的教育水平教育理念也貌似越来越上层次。电影中小小年纪的学生们流利的英语,宽广的知识面,大方的表现可以让我这个山旮旯里出来的土包子内牛满面一星期。但是往深入一看,触目所至,还是基础教育不尊重人性,机械化,功利化等等弊病,它的负面影响比正面影响更具隐藏性,因而也更久远,更严重。

就我看来,基础教育有着如下的四个弊病:

1,组织的渗透启蒙:

我想帮助同学,可我不是班干部

组织原则先于个人意愿,制度化的行为替代了人性本善的互助互爱。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班上就开始设立各种职位,而且职位的设置完全仿照中国政府,设立党(中国少年先锋队大中小队长)政(班长,副班长,各种委员)两套班子,而且仿照还是深刻入微的,大队长往往在班级里也有最高的“政治”职务。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中国在政治的教育实践方面似乎是世界领先的,真正做到了从“娃娃抓起”。但是平均年龄在7到13岁左右的小学生,身体发育都尚未成熟,更何谈心智以及政治判断力?如此的组织化启蒙是否恰当?
在所有老师的语境里,这些职务的设置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是为了更多的为班级服务,为同学服务,与中央政府高悬的“为人民服务”的牌匾是遥相对应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完全如此。拥有职务是令人艳羡和光荣的,几乎是老师的眼里的好学生的专利,虽然职务的选举现在都是采取投票制,但是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的量化性的投票不能反映具象化的班级人际社会。而且一旦成为班干部,学生干部,老师的指令则逾越为同学们的需求成为第一目标。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不这么急于在小学教育之中就设立各种名目繁多的组织,大可以先建立一个自主互助型的集体,而不是急于将班干部和普通同学区别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从家长的视角来看,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当上了班干部是一件光荣而值得夸耀的事情,而孩子在学校寂寂无闻的的家长则意气为之不扬。面对此窘境的家长不是去寻找如何关心孩子的处境,如何帮助孩子发展,而是责备孩子的学校表现不够积极突出,不能讨得老师的喜欢。我以为,教育负有两重功能,一重是教育学生,一重是教育家长,因为在现时中国,很多家长对于教育的无知和他们的孩子不分轩轾,教育既要教导学生的人格养成,也应该为成年人提供时时反躬自问的机会。然而我们的教育既没有如此能力,也没有如此意愿。对于本是教育应该力图消弭的一些东西,比如功利意识,官本位,它没有消弭,反而起着增强的作用。

2.对于身体摧残的默认:


学生的身体健康,难道尚不如一次检测成绩?

在电影里,小学生经历了一次视力检测,结果是令人揪心的,绝大多数学生在十岁上下的年纪里就近视了,而且有一部分相当严重。谈到这个结果,负责检查的医师忧心忡忡,长吁短叹,然而作为当事人的孩子们却没有任何反应,很明显,他们习惯了这一切。
习惯了什么?习惯了以破坏健康的代价来获取成绩,甚至一些家长以为自己的孩子没有达到近视是不够努力的表现。试问,十岁左右的孩童,身体尚未成熟即开始凋残,到底是什么天大的理由可以使教育变成现在这种样貌?无论这种理由是多么光鲜亮丽,迎风招展,他都随时可以被撕扯下来。更严重的事情是在身体被摧残之后,这会在他们的心理产生一个对于身体的摧残默认的投影。竞争可以不惜手段,直至摧残自己为止。自己可以不顾惜,更何况别人?

3.功利引导压抑人性


怎样评判学生,怎样看待同学?

前一个问题面向老师,后一个问题面向学生自己。但是,两者的评判标准都是一致的,即是功利化倾向。在学校之中,学生和老师在观念上保持一致是十分常见的,少数不能与老师同步观念的学生大多都在训导办公室站着,或者自责或者承受着来自他人的责备。电影里有一个令人难忘的镜头,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习,在发放完试卷之后,大声说到:”XXX,XX,和XXX三位同学在这次考试中粗心大意,拉了我们班级的后腿,同学们,你说我们能原谅他们么?“全班同学高声叫喊着” 不能原谅“。被指为班级祸首的三位同学感觉孤立无援,有的将头埋入衣领,有的低头垂目,无声哭泣,周围的同学没有哪一位向他们伸出援手,反而脸上带着”幸好不是我,我也帮不了你的“庆幸全身远祸的表情。老师在讲台上则得意洋洋,仿佛见自己的惩戒政策已经行之有效,即将改变班级的风貌。将成绩和学习能力(或仅仅是应试能力)当做是衡量的唯一标准,老师可以借此获取各种利益,学生可以借此向父母交差,父母可以借此向邻人炫耀,这种标准的应用可以很多,但是却都是建立在功利化之上的,没有哪一条是从人性出发的。
今年年初华丽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意见稿里写道:”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 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 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段话里揭示了中央办教育想要达到的两个目的:一,帮助学生个人发展 二,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然而这两个主题在一定层面上是相互矛盾的,因为国家规划和个人意愿总会出现冲突,个人发展还是国家需要是需要调和的。在这段话里,关于学生个人发展的内容都只是提到一些指向性不明确的教育规律,身心发展规律之类的词语,规律如何?没有细说。而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则不然,国家对于经济建设的规划都是明明白白在案的。内容定位模糊于详细的区别必然导致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前者难以落实而不了了之,后者成为唯一的母题。

4. 个体与社会的对立

如何教导学生好好学习?什么样的理由可以被容忍?

从学习自身的规律来说的话,成功的学习应该包含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对了,兴趣有了,水到渠成。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告诉他们知识的美感,学生自然会愿意学习,但是大多数小学教师显然没有此等意愿也没有此等素养。他们劝诫学生学习的理由不外乎为:现在外面压力巨大,你们不学,是要被淘汰的,走上社会,没有本事是不行的,要是别人都是学学玩玩那也就罢了,可是别人都在学,你不努力就有危险云云。这样的话语会在学生心理增加个体与社会对立的倾向,他会觉得,我处于这样难堪的境地,都是外力的胁迫的造成的,要是没有某某同学的钢琴十级,某某同学的物理竞赛证书,我可以发展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而不是被逼在自己不感兴趣的方面下苦功。社会群体不会帮助我,提供我的发展,只会在我的对立面力图淘汰我,打败我。学生在尚未走向社会之前就接受了社会的妖魔化形象,在这样的心理之下要产生为以社会全体为思考前提,力图为社会有所贡献的公民意识无异于天方夜谭。至多,他们只是学会了为自己或某个利益团体谋求利益,最后只会形成互为丘壑的各个利益团体之间的相互争斗局面,建设公民社会依旧遥不可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账号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爱在华师大 ( 曾经也有备案 )

GMT+8, 2025-1-18 18:14

广告与合作请【联系我们】

© 2007-2025 iecnu.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