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把《兄弟》上部看完后,我打算写这篇书评了
其实,对《兄弟》有一面之缘,不,应该是很多面,因为那时候我才刚刚初中,常常跑书店,而那时候这本书分上下两本出,在书店的显眼位置,海报占据了相当久的位置,于是对那个封面影印象深刻,因此导致了我还在郭同学怀里哀伤的华丽时,已经对封面那两个兄弟脸,而有了不可磨灭的记忆。直到现在,我都很想去问问那个设计者,他的脑袋怎么会在那时飞溅出这样的灵感。
如果有一个比较操蛋的名字来写《兄弟》上部的读后感,我想到的是:一个由屁股引起的悲喜交加故事。可能别人看到此会觉得作者无比下流,可是,余华的反讽和黑色幽默也正因为这个故事结构而显得愈加突出,也正是因为这个结构,你才能对这个故事的人物有着说不出的无奈或苦笑,以及那个时代的动荡人性的思考。
说回来,允许我下流的围绕这个故事梗概一下,李光头的父亲因为偷看了女人的屁股,同时因为那时闯进的宋凡平而一时紧张,失手掉入粪池,活活淹死,李光头因此失去了父亲,也为后文的子承父业留下一笔幽默色彩,李兰也失去了丈夫也背上了长达七年的羞辱,但是也正因此,李兰认识了宋凡平,认识了这个给他带来虽然短暂但是足够照亮她一生的光亮,李光头也因此认识了一同躲在床上吃大白兔的大他一岁的宋刚。虽然再婚的那天有着悲凉的色彩,但是如果没有文革,他们这一再婚的家子也会是冷暖自知的平民百姓的生活,可是,这本书本身便是为了文革,为了那个“人怎么会如此残暴”的文革而衍生出来的,余华的笔锋冷峻,将那个十年惨无人道的生活浓缩在刘作家,赵诗人,童铁匠等人身上和李光头这一家子身上,尤其是在于宋凡平的对于两个小孩的微笑,对于李兰的承诺,对于所谓的红卫兵的无奈的卑躬屈膝上,和在车站上的群殴致死,让人觉得巨大的悲凉,愤慨,和惊惶。而孙伟父亲的死,让人倒吸一口冷气,对于宋凡平的迫害他也是其中一员,可是,在那个文革的十年,那个可以随便让你带上高帽子高喊阶级敌人的十年,每一个人都是迫害者,是一个人咬人的混乱时代。
我在此时冷笑,在我们的教科书上,文革的描写轻飘飘的,简单的几行字,就这样轻易粉饰了那十年对于,人精神层面上的巨大迫害,这真是个巨大的黑色幽默。就拿我来说,我在过去对“批斗”只是字面上的模糊理解,我绝对不会想到会是如此的作贱人性,如此的颠倒黑白。我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历史老师,我定会让我的学生好好的读读这本书。是的,我们的确不应该忘记国耻,不该忘记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但是,文革的迫害绝不轻与任何一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而我们现在,对于这段历史,已经淡忘了太多太多。我无名觉得悲哀,泪水已经流不下来了。
小说的几笔暖色,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李兰的变化,和最后李光头为母亲忙活着搭建专用板车。
或许李兰的所遇应该是一种暖色调下的影子。她的两次婚姻的对比,以及她在面对宋凡平离开时,由开始的极端冷静到“不要让别人看见你哭”和,最后深深的压印被彻底释放时的泪如泉涌,让人对这一女性的心路历程觉得尤为心酸,或许李兰离开时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她既看到了自己的儿子李光头为母亲忙活着搭建专用板车时的长大懂事,又看到了李光头“有其父必有其子”的劣根性。她离开了去找宋凡平,或许他们在聊天时谁都不会想到这两个孩子日后的生活。(这也是后话了,在《兄弟》下再谈,而李兰的表现让我不由自主的和下部的林红对比)
我无法忘怀的是宋凡平被人如何放入窄小的棺材,我突然觉得内心被一种力量强烈撞击,以致让我崩溃和绝望,这就像是代一个冤死的灵魂给这个混乱时代最好的讽刺,
正是这一家子的悲痛让读者一次次来到文革这一人吃人的残暴现场。
呵,我又要谈到屁股上,这简直是余华给这个时代的嘲笑,不,不是嘲笑,这里面更多的是一种悲哀。我觉得余华是疯子,尤其是在我看到《兄弟》下部以后,可是,正是这个疯子用他的荒诞的语气告诉我们了一个个现实,这让我想到一句话“作家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骗子,他用一个个谎言告诉人们一个最真实的世界”又或者,我们被所处的社会文化所设置下来的骗局所迷惑,因此当我们面对赤裸裸的现实时觉得,那只是一个疯子的幻想。这是个悖论。
李光头成年后,步了其父后尘,也偷看了女人的屁股,由此引出了他,宋刚和林红的恩怨是非,成为了下部的主要情节主线。不过,余华又来了一次讽刺,李光头通过变卖这个特殊的经历,换来了几十碗的三鲜面,也换来了几个伪君子的真实嘴脸,同时,也揭示后来李光头成富翁的前提条件。
读完《兄弟》上,会被一种强大的痛楚掐住咽喉,即便阅读时会看到几笔暖色,但是,那个时代给于人的巨大痛创,久久难消。
阅读完《兄弟》下后,我浏览了豆瓣关于这本书的相关评论。
必须承认这本书和色情小说打了个擦边球,读到中间,我一直在冒冷汗,我觉得余华在这个时候失控了,他想嘲笑,他想疯狂的嘲笑这个荒诞不经的世界,于是他的内容是疯狂的荒诞的,要不是后面的情节扭转,以及对人物的描写还具有力度,让这本书在没有得到赞扬时也没有的过多的批判。、
很多人因为上部而对下部包含期待,但结果,会让人觉得篇幅虽然加大了,但是在阅读思考上却比不上上部。以下的三段评论是我摘抄来的,我觉得写得很好。来自于是
“《兄弟》上下两册故意拉开距离,这一点请参见腰封概括,大抵就是所谓的官方发言了——伦理颠覆、浮躁纵欲、众生万象。“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写在后记里的这句话,我以为,才是这本书的关键所在。基于这个立场、而不是“兄弟”的立场,看这上下两册才不觉得失望。虽然余华还写道:“连结这两个时代的纽带就是这兄弟两个人。”但事实上,下册依然固执得几乎癫狂地将笔墨献给了李光头,让宋钢成为负载兄弟情的一个凄惨符号。
人们都看得出这“伦理颠覆”是什么。夫不夫,妻不妻,官不官,民不民,男不男,女不女。人们更容易从满目几百页的“处女膜”、“死里逃生”等词汇中明白“浮躁纵欲”。这些事情经不起的,恰恰是夸张。夸张成了荒诞,便会浪费了其中的真实。而恶俗永远是作家的陷阱,这兄弟俩就算激流勇退地擦边而过了。
掩卷而思,这也并非是作者余华的败笔,也许,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归罪于时代。“四百年”和“四十年”,也就是上下两册要追踪的剧烈起伏的线索,恰好也是对作者本人的一种考验。我们对文革那个时代,有了无数次经典的、深刻的、惨痛的回忆,因为那是时代的耻辱,也恰是血淋淋的奉献,永远是痛苦激发人性的极至潜能。而当下这个时代,作者和所有读者一样,尚且处于耳濡目染、只有惶惑但来不及反思的阶段。作者已经先发制人地夺取了可能是最具聚焦性的几种场景:满街的进口垃圾服装、全民疯癫地选秀、全民疯癫地赚钱、被允许的通奸、被充分利用的性产业、以及花费心思花钱的人……但亲爱的读者们,当你们日复一日地将这些现象归于恶俗一类的时候,又怎能责怪余华没有把它们写得高尚而难忘呢。”
在阅读完这《兄弟》上下后,或许用余华的那句话来总结是最好的,上部讲述的是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命运悲惨的时代,而下部是伦理颠覆,浮躁纵欲,众生万象的时代
我必须承认,余华,在一定程度上,用自己的方式控诉了这个世界的荒诞,不能说是成功了,但他是无畏的并且单纯的胜利了 |